9月20日下午,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医从教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学校仙林校区丰盛楼报告厅召开,会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周仲瑛名医传承工作室、周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瘀热病机重点研究室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名周仲瑛教授弟子、再传弟子以及200多名在校硕、博士研究生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周仲瑛教授学术思想传承进行经验分享和学术研讨。
学校副校长赵霞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一段主题视频《周仲瑛:发皇国医,作育英才》深深感动了与会者,“医道无穷,常读常新,常悟常进”,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周仲瑛躬耕杏林七十五载的突出成就与动人故事。
程海波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周仲瑛在医教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向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和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对各级领导和与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周仲瑛以《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为基础,创新性地提出“病机十三条”, 构建出“中医病机辨证学”,“审证求机,活化辨证”作为其学术思想的内在灵魂,充实、发展了现代中医理论体系,影响广泛。围绕周仲瑛学术思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周仲瑛杰出弟子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江苏省原政协副主席周珉,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全国名中医吴勉华,岐黄学者沈洪,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林琳,江苏省名中医李七一应邀出席并作专题报告。
王琦以“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定义·框架·内涵”为题作报告,提出“中医理论是中医现代化的前提,重大理论的阐释需要现代化”等重要论点。这与周仲瑛“源于中医,衷中参西,继承发展,回归中医”的理念不谋而合,为本次研讨会奠定了“立足中医思维,创新中医理论”的整体基调。
周仲瑛首位博士弟子仝小林以“从审证求机到新病机十九条”为题作专题报告。他从读博期间跟随周仲瑛深入苏北基层诊治流行性出血热的经历出发,引出“抓住核心病机”的重要论点,并以中医诊治流行性出血热、糖尿病为例进行了生动具体的阐释,进而提出“新病机十九条”,对《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做出现代诠释和发挥,这与周仲瑛以病机十三条为纲构建中医病机辨证体系的思路不谋而合。
中医肝病大家周珉师承其父周筱斋、其兄周仲瑛,学术思想一脉相承,围绕“肝既为刚柔之脏,又为娇脏”的主题探讨了肝的生理病理,主张治疗肝病要把握扶正与祛邪的关系,以疏肝理气为首要,养肝柔肝不容忽视,护肝保肝贯穿始终。
林琳为首批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人,她深情回忆千禧年与周仲瑛教授师徒结缘,后在周仲瑛教授倾囊相授下抗击非典的经历,细数广东省中医院周仲瑛学术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历程和成果,并对周仲瑛教授“审因求机”的学术观点作详细解读,与在场同道分享其病机辨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经验和相关核心方药。
李七一是周仲瑛教授首批“师带徒”弟子、学术经验传承人,基于对周仲瑛教授“病机辨证”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作汗证辨治相关经验的报告。
“癌毒”论、“瘀热”论是周仲瑛教授提出的两大重要中医创新理论,吴勉华教授、沈洪教授分别围绕“癌毒”“瘀热”病机理论介绍对恶性肿瘤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经验。
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主任叶放主持学术报告环节并致闭幕词。
本次研讨会名家云集、同道同心,是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展示,营造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为今后开展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提供示范。工作室计划在本次学术活动圆满召开的基础上,面向学校本硕博学生开展“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医从教75周年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为培养更多中医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研讨会合影
周仲瑛,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新中国中医教育事业和中医内科学科的开拓者之一。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曾获首届国医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