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人物

周仲瑛传承工作室:七万份病案背后的“传承”接力

一面单向玻璃,将国医大师周仲瑛的诊室和紧邻的示教室分隔开,这面设置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内的玻璃,方便了更多学生同步跟诊,同时,见证着诊室里发生的“传承”故事。

几千条铅笔写下的批注,是周仲瑛用来与学生交流的工具。几十年来,他为学生和同事修改审阅文章时,一直用铅笔做批注,意在表示学术上与学生的平等地位。

7.8万份病案,是周仲瑛几十年从医的临床精粹。工作室的老、中、青三代付出了十余年的时间,从中提炼总结周仲瑛的学术经验,接力完成这份厚重的“传承”使命。

自2010年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建立以来,周仲瑛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传承”这件事上来。十余年来,他带领弟子们以病案研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探寻出一套医教研一体化的中医学术传承模式。

善用“大数据” 从病案中发现传承规律

“如何传承国医大师的经验,当时在全国并无蓝本可依。”工作室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叶放坦言,在工作室成立之初,找到传承的思路与方法,成为摆在工作室成员面前的难题。

周仲瑛深知,病案是中医学术传承的最佳载体之一。病案不仅是名医医疗活动的真实记载,而且反映了历代医家宝贵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尤其是那些“有头有尾”的有效病案,多是中医学术创新的源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早在2003年,以病案为核心的深化研究就成了周仲瑛学生们学术传承工作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研究方法,对大量病案的研究仍流于表面,无法形成体系。叶放说,对于像周仲瑛这样的国医大师,临床以审证求机为核心,活化辨证为主要诊疗特色,在总结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时有较大难度。

为了解决病案研究的难题,2009年,周仲瑛和学生们请来清华大学的数理统计学专家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的专家,试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找到一种能够进行临床诊疗数据的检索、分析和知识发现,辅助师徒传承、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的方法。

“工作室与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计算机学院的专家教授一起,反复沟通,在他们了解我们提供病案资料的结构特点和分析目的之后,设计出相应的数理模型。”叶放介绍。 工作室已经积累了自1980年代以来弟子跟师学习抄方保留下来的纸质病案,及2003年以来的电子病历。工作室与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计算机学院合作,将足够多的名医病案结构化、层次化,建立名医病案计算机查询辅助系统。

叶放介绍,比较理想的传承研究结果是:临床随机选择一个患者,将其主要证候信息与名医病案进行比对,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可以迅速找到病案库中与该病例证候等信息最为相似、接近的名医病案,学生只要通过简单比对,就可以按此名医病案给该患者开出类似处方,并取得与名医直接诊治相似的疗效。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存在足够多的名老中医医案,二是名老中医要亲自把关认可。

通过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工作室又建立了“名医病案知识数据库”,利用名老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将病历资料中所有与诊疗有关的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症状、体征、诊断、病机、治法、方药等录入采集系统,形成结构化数据库,要求内容全面、真实、完整、准确。

“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突破了现有研究方法的瓶颈,使实时保存、整理和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成为可能。”叶放说,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繁重、浩瀚的病案整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研究团队针对大样本医案,探索逐步建立图文影音全维度的数据库,并开展创新性的图像识别、视频挖掘及文本智能算法优化设计等传承性工作。工作室骨干、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朱垚表示,在数据库建设中,有一些经验是周老“心中明白”“说得清楚”的,就可以总结其规律,以便更好地传承。也有部分结果是周老本人在临床中确实应用,但其本人尚未提炼的一些经验,是对周老临床经验的新发现,可以加以汇总,充实丰富中医理论。

目前,工作室已经完成周仲瑛病案数据库建设,数据库中有病案7.8万诊次、3万余例患者资料可供今后深化研究。

探索“深访谈” 在人才培养中激发传承活力

传承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人才是关键。

“数据挖掘从来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以人为主,产生人才培养的实效才是根本。”叶放认为,如果只是机械化地提取名老中医经验容易将名老中医经验简单化,失去辨证思维过程灵活性的再现。

因此,一直以来,工作室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了名医病案的“深度研读”和对名医的“定性访谈”研究。

周仲瑛认为,典型病案对深入全面理解和领悟名医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名医的许多验方往往多隐含在典型病案之中,对典型病案的深度研读和研究,是名医经验传承研究中计算机统计学等方法无法替代的重要途径。

叶放介绍,工作室成员还会带领学生们对周仲瑛进行“定性访谈”,以研究小组形式与他座谈、提交纸质文档请其审阅批改,每一次访谈都尽量保留照片、录像、笔记等资料,每次访谈结束后及时加以总结。

近年来,由于周仲瑛年事已高,传承团队就把工作地点“搬”去了周仲瑛家中,每周要去4次以上商讨学术工作。

“这样的定性研究,让我们年轻一代的中医人对周老的临床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临床工作也有创新性的启发。”工作室骨干、南京中医药大学助理研究员李柳说。

“周老的经验教会了我很多道理。”李柳回忆,这些道理让自己在临床工作中受益匪浅,比如“越是危急重症,越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做医生的应该胸无成见,有斯症用斯药,做到圆机活法,切忌以偏概全”等。

在这种传承模式下,获益的年轻学生不止李柳一人。工作室成立以来,新培养了学术继承人6人,研究骨干6人,硕博士研究生85名。目前,工作室已经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年龄层次与结构更加合理的人才团队。

重视“医教研” 用学科建设完成传承接力

“点滴积累,狠抓苗头;多维视角,提炼经验;多个环节,总结规律;系统整理,传承创新;实践检验,推广应用。”这是周仲瑛对工作室建设提出的指导思想。

周仲瑛十分重视中医内科学的建设。他知道,要想做好学科传承,一个国医大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学、科研力量,工作室在医教研一体化持续发力。工作室成立以来,出版名医经验专著16部,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2部,发表传承类学术论文448篇,获得专利授权16项,新药及临床批件技术转让2项,传承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等立项课题9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技术一等奖1项,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技技术一等奖2项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工作室就在周仲瑛指导下,收集一手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江苏省中医辨治方案和援鄂中医医疗团队诊疗方案的形成,发挥了指导作用。

“这正是工作室医教研一体化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叶放说。

近年来,工作室在江苏省昆山市、南通市如东县等地陆续成立工作站,周仲瑛与学生们也前往基层坐诊,将研究成果服务百姓、回归临床。

如今,已经年过九旬的周仲瑛仍旧牵挂着工作室的传承工作。他说:“只有传承才能使得中医学不断发展下去,而名医经验传承研究与实验研究不同,传承工作是一种持续的研究过程,传承本身也是学术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才培养、学术推广应用的过程,需要国家持续对中医传承工作进行支持与资助。”

传承,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终生的事业。而在这条道路上,传承的接力棒还将代代传递……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2年6月8日 头版

 

发布时间: 2022-06-08  | 通讯员: 杏雨网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1395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