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要闻

织密“最小网格” ,守护“最大健康”——南京中医药大学下好疫情防控“一盘棋”

“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这项‘国之大者’,坚持师生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守护好师生医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针对本土疫情多点散发的复杂形势,南京中医药大学树牢底线思维、坚持科学精准,通过建立“四级网络”,把防控要求落实到“最小网格”,筑起校园安全防线;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医学院校专业优势,组织专业力量积极参与校园内外疫情防控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最大健康”。

坚决果断科学周密,全面落实“四方责任”

校党委书记程纯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多次提出要求,“要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牢牢守住校园疫情防线,绝不让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开学伊始,在新学期全校干部大会上校长胡刚也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强调,“要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把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刻不能放松、一招不能落空、一环不能失守。”

自3月10日南京本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定期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科学制定校园管控措施、完善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维护教育教学秩序、落实校园生活保障、强化督导检查,织牢织密“横到边、竖到底”的防控网格。

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学校全面恢复线上教学,实现校园封闭管理。为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除了各级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校园内只保留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部分管理人员和支撑保障人员到校,教师原则上均居家开展线上教学。疫情发生至今,学校快速有效处置了一批疫情风险点,用高频率、高密度的核酸检测和高覆盖率的疫苗接种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最大限度保护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大数据+铁脚板”,精准编织防控“信息网”

基础信息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支撑。为精准掌握人员信息和动态,学校依托工作群、电话、进宿舍等“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化、表格化的动态台账管理,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实。

人力资源处、学工处、研究生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分别承担了教职工、本科生、研究生和境外学生的信息筛查工作,从健康信息日报、离校返校申请审批、重点人员信息流调筛查到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防控数据统计,既要“高效”还要“精准”,每日24小时与各种统计报表“作战”的老师们都被戏称为“表哥”“表姐”。

开展信息筛查每日汇总疫情防控数据

为了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学工处紧急设计上线学工一体化平台,通过线上实时形式动态管理全校学生疫情防控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5400多名研究生分布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以及境外地区,每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时间安排不一,研究生管理教师24小时在线,构筑起精准疫情防控的数据战线。一通通电话、一条条微信,“应防控所需、急学生所急”,同学们在哪里,他们的关心与服务就到哪里。

人力资源处徐飞老师自行设计了线上疫情统计表单,供在校老师在线填报疫情数据,受到大家的好评。担任这项工作以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后半夜,在医院工作的妻子也承担了较重的疫情防控任务,9个月大的儿子只能交由年迈的父母照顾。“我是一名退伍军人,疫情当前,我必须站好我自己的这班岗,才能无愧军人的身份。”

不久前,校防控办许筱靖老师在审批研究生进出校园申请时发现了一张特殊的“请假条”。来自2021级硕士研究生余同学的申请表上写着:“我去年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因患者病情恶化需要我二次捐献淋巴细胞,特请假前往捐献。”得知这一信息,校红十字会立即与学生取得联系,为了确保疫情形势下学生和受捐者的健康安全,学校与南京市红十字会和四川省红十字会积极协调,将由学校陪同该名同学在南京进行体检和捐献,并由南京市红十字会送往成都。

管住“大门”守好“小家”,筑牢校园防控“防火墙”

“您好!请出示校园码、苏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核酸报告。谢谢!”每当有人员、车辆出入校门,保安大叔总是会不厌其烦地询问。守护这校园防疫的第一道门容不得丝毫大意,“一测二验三通过”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虽然程序要比以前繁琐,但老师同学们都积极主动配合,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清明节小长假期间,保卫处还组织了疫情防控线下演习,保证校园内有任何情况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展开处置。

保安核验入校人员信息

不但要守好学校的“大门”,也要守好同学们的宿舍“小家”。这一轮疫情中,许多宿管阿姨的居住地都被划入封控、管控区。为了随时响应同学们的生活需求,阿姨们选择住在学校,最长的已有二十多天没有回家。“最近都住在值班室里,现在疫情防控形势还是比较紧张的,留在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我们都可以随时处理。我们24小时在线!”封闭管理期间,宿管阿姨们不仅承担了学生的日常宿舍管理工作,还接受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开展的专业培训,让宿管站也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气象站”,真正对学生们关切于行、关爱于心。“平时我们没事儿都会和同学们‘韶一韶’,同学们有什么不适、有什么需要,我们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六号宿管站站长朱黎明说。

宿管阿姨守好宿舍“小家”

线上线下同样精彩,多措并举护航“云课堂”

疫情背景下,“上网课”成了师生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学习方式。开学伊始,为兼顾课堂教学质量与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教务处就响应号召为师生提供了线上线下“双线”教学平台,供因疫情防控要求暂未返校的同学高质量同步学习。本轮疫情突发后,学校再次全面启动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学生在宿舍上网课

为进一步加强线上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提升线上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由校领导带队,组织开展了每两周一次的课堂教学质量随机抽样评价工作,通过观看实时授课视频的方式了解线上课堂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状态。

作为医学生,床边教学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疫情期间,学校把19个床边教学点从“床边”搬至“云端”,9个专业500余名学生按照正常教学计划安排开展线上教学。各相关医院通过线上教学答疑、线上督导等形式提供线上教学资源,学校与医院共同强化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开展线上教学质量与满意度调查,确保床边班理论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学校为参加临床实习和规培的学生办理校园出入通行证,校内常设核酸检测点,确保学生在疫情期间能及时拿到24小时/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顺利往返校园和实习、规培单位。

挂图作战上墙上心,打造有温度的“育人网格”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迅速成立学生疫情防控工作组,制定全校学生突发新冠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置流程图“挂图作战”。

学生疫情防控工作组工作现场

为了及时解决封闭式管理下同学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学校组建了由学工干部和学生党员组成的“初心”疫情防控志愿者团队,坚持每日“晚七点行动”,深入宿舍、教室、食堂等地及时了解学生状态与需求。在日常学工系统值备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周末及节假日的值班,实行三班倒,确保全天24小时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在校在岗。

学工系统实行最小网格化管理,建立“四长制”“包干制”“AB角工作制”,开展线上线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培训及密接次密接的处置流程培训,并利用夜查寝等形式进行模拟演练测试不断优化流程,提高信息上传下达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响应到位。

3月20日晚上,接上级通知,部分同学因时空交集需要紧急转移隔离,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全体辅导员冒着大雨帮助学生一起搬运行李,雨衣不够,也顾不上打伞,为了确保按时完成转运任务,辅导员们从五楼到楼下来回跑,衣服被雨水和汗水浸透。

辅导员为隔离同学送餐上门

为了做好隔离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深入一线提供及时的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支持,为困难学生开设疫情期间临时困难补助、线上心理咨询等。对于隔离在校的民族学生,学校的关爱也丝毫没有落下,诺鲁孜节期间,学校为民族学生准备了“诺鲁孜饭”传递家乡的温情。为了考研同学能顺利参加复试,学校协调解决线上复试教室,满足云复试需求。

服务不“断线”,全力做好“大保障”

疫情期间,学校暂停外卖进校园。为保障师生餐饮安全需求,后勤处在进行常态化食品安全检查的同时,为所有桌位加装餐桌隔离板,加强了食堂全方位环境消杀。目前,学校食堂菜品丰富、果蔬齐备,校园内超市不间断运营,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让同学们不出校园就能吃到安全放心品种丰富的食物。

“请打开‘我的南京’出示核酸登记码,保持两米间隔距离!”从敬文图书馆北广场到大学生活动中心,从B5教学楼下到风雨操场,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已成为了师生安全的最强防护线。为保证出行“刚需”的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能够按时出具,后勤部门在学校多点位加急布置核酸检测现场,与物业及保安合作开展验码测温、秩序维护等监测日常工作。

校内全员核酸检测现场

校医院办公室李扬全面负责核酸检测系统的培训、协调、检测点位的安排统筹以及未检人员的汇总统计工作,因为家在宝华,为了不影响工作,十几天来一直睡在办公室的折叠床上,“不止是我,其实大家为了抗击疫情都付出了很多,我们的护士常常是下了夜班直接继续白班,但是我没有听到任何一个人说过辛苦、有过抱怨,每一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守好自己的阵地。”

自疫情发生以来,校医院全体员工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除去平日的值班工作,每个岗位还在原有基础上各增加一人进行备班,做到24小时值守,全员无休。值班人员承担了隔离点学生每日健康管理工作,最多每天同时监测超200人次。护理部和药剂部负责防疫物资的采购、储备、发放,以及核酸检测各类物资的准备和调拨。转运车司机除了完成十大症状学生的转运外,还需冒着风险转运密接、次密接。

截止4月6日,学校已经组织完成核酸检测109752人次,其中常态化核酸检测49464人次,五轮区域核酸检测60288人次。校内健康监测点健康观察622人次,十大症状追踪99人次。

堡垒筑在一线,校园点亮“志愿红”

“请问下一周还能报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吗?我也想出一份力!”“老师,我有经验,请让我上!”“我虽然没做过核酸采集的信息登记,但可以接受培训后上岗!”无论何时需要志愿者,一声令下,应者云集,南中医青年学子第一时间冲锋上阵,迅速集结。3月15日23点58分,校团委发出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发布,截止到4月5日,共有680名学生参与到校园疫情防控中,主动承担起保护师生安全、维持校园正常运行的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近3201.5小时。


在食堂值勤点,志愿者们一站就是2小时,提醒就餐师生戴口罩、不聚集、一人一桌。在核酸采样现场,志愿者“大白”全副武装服务全校师生员工,操练多次技巧娴熟,几秒钟就能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孙鑫说,“我平时是健身的,但完成一轮工作,第二天胳膊还是有点抬不起来。可想而知前线持续作战的医疗人员该有多辛苦。”春意渐浓,众志成城,特殊时期南中医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属于南中医“团结、奋进”的力量。

志愿者在食堂协助维持就餐秩序

机关党工委各党支部也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在疫情防控一线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自疫情以来,机关党员们参与了多轮入校信息核验志愿者服务工作,他们有的报名工作启动前就“预约”留好岗位;有的同志家校往返超过50公里也坚持报名早第一班岗;有的同志得知汉中门校区人手不够,积极报名在两校区间奔波……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个大考场上,广大党员自觉履行防控责任,快速响应学校各项防控举措,主动到学校疫情防控一线、师生最需要的地方去,同师生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全力保障学校疫情防控系统高效运转,在大战大考中彰显责任担当。

闻令而动再出征,“疫”线画出“同心圆”

除了守好校园疫情防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公共外语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机关党工委先后派出志愿者2386人次支援仙林街道7轮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多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属地流调、信息筛查和语言翻译等志愿服务工作。面对上海紧张的疫情形势,学校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派出104名医疗队员赴沪接管浦东临港方舱医院部分病区,另派出100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全员核酸采样。

博导、教授、教研室主任、中青年教研骨干纷纷请战,从“育人一线”走向了“防控一线”。他们中有自2021年暑期禄口机场突发疫情以来参与了几乎学校每一次志愿服务的抗疫“老兵”,有多次携手抗疫的“夫妻搭档”,有下了手术台直接赶到采样台的临床医生,有始终冲锋在前“跟我上”的党员领导干部……

考虑到年龄原因,药学院原院长吴皓的核酸检测采样志愿服务申请被学院“拒绝”了好几次。着急的吴皓直接找到校防控办“反映情况”:“为什么不批准我去?我的身体条件我清楚,我能撑得住!我是老院长,又是老党员,我参加就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项工作!”拗不过吴皓的坚持,学校还是“批准”了吴皓的申请。参加了两次一线核酸检测后,吴皓表示,疫情防控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要我力所能及,我一定会去做!”

吴皓为市民做核酸采样

“不管清晨还是深夜,只要接到属地请求,只要我们在工作群发出招募公告,名额总是第一时间被可敬又可爱的志愿者们‘一抢而空’。”校防控办主任殷忠勇表示,“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也愈发感觉到,属地与学校不是‘你’与‘我’的关系,而是‘我们’。没有属地大环境的安全,也不会有校园‘偏安一隅’的可能。支持属地疫情防控是医学院校的使命和担当,更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责任与义务。”

少先队员向我校志愿者敬礼

奉献者也同样收获着感动。采样台前,许多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在做完采样后,不约而同地向我校支援仙林街道核酸检测的教师志愿者们献上属于少先队员的最高敬意——少先队队礼。“就那么几秒钟,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针灸推拿学院王建珠老师说。


发布时间: 2022-04-07  | 通讯员: 党委宣传部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3330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