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媒体

【中国中医药报】李红:将中医之路越走越宽

她从医28年,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7万余例患者;她带领肺病科团队砥砺前行,西为中用,使科室成为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她扎根基层防控一线,凭借专业判断确诊了昆山第一、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为救治和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她就是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李红。

严于律己 跨科转业跻身学科带头人

李红,1970年5月出生于江苏吴江,1993年从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昆山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那时候的中医院刚独立建院不到10年,大内科急需人手,十分需要像李红这样的大学生。内科主任张明找到李红,建议她转科来大内科。经过再三考虑后,李红进入了大内科工作。

虽然针灸专业出身,但是面对大内科的患者,李红丝毫没有退缩。在做住院医生的阶段,她基本每天都在医院加班,守着重症病人,努力练习各项操作,完成高质量病历,还阅读大量相关书籍,硬是让自己在专业上“速成”了。要知道,转科转专业,相当于从头再来,李红愣是凭着一股对职业的热爱坚持了下来。

但是,不久李红就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瓶颈期。上世纪90年代,医院基础条件还很匮乏,气管镜等检查尚无法开展。有一位患者前来就诊,李红当时怀疑其身患肿瘤,但苦于一直没有找到病理证据,患者转去上海检查,一次检查就明确了诊断。这位患者的经历让李红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不足,她马上向医院申请外出学习,得到了院领导大力支持。1997~1998年,她前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内科进修,2003年前往上海市胸科医院肺内科进修半年,先后跟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史锁芳教授。有感于自己知识结构存在短板,她2004年就读苏州大学,在著名呼吸专家黄建安教授指导下获得硕士学位。

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学习与提升,李红最终成长为硕士研究生、主任中医师、昆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含SCI论文2篇,参编专著1部。完成苏州市级课题3项,获苏州市优秀论文二等奖、昆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她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深耕不懈,积极探索,传承中医,逐步积累临床经验,通过中西医结合诊治肺部肿瘤、肺部感染、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在昆山地区获得了较好口碑。

西为中用 学科人才齐发展

“西为中用、中西合璧”是李红对科室发展定下的主基调。她把西医的团队建设理念引入到中医肺病科建设上来,改变了以往医院重门诊轻病房的格局。

2013年她担任肺病科主任以来,科室按亚专科分类开设中医专家门诊和专病门诊,加强了肺功能室和支气管镜室等建设;2018年病区开设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同时,推进中医经典病房建设,疑难危重患者占比明显提高,中医药使用率也稳步提升。在李红的带领下,肺病科顺利获批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三级达标单位。科室加强对外合作,引进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肺内科沈洁教授团队、江苏省中医院肺病科史锁芳教授团队合作,同时也向下级医院进行业务输出和指导,上引下联,使肺病科综合实力近年来有了较大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上,她加强科内“西学中”、中医师承和中医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李红坦言,自己非常鼓励科里成员不断提升自己。通过多年的努力,科内博士生占比、在读博士、专科医师培养、出国研修、中医师承等全面开花,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尤其近几年,中医研究生比例明显增加,在浓厚的中医学术氛围中,西医医师主动“西学中”,学辨证用中药,整个团队形成中西融合、相映成彰、团结拼搏、奋发向上,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努力向更高学科发展的喜人局面。科室近3年有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连续被评为十佳科室,绩效考核连年位列医院前三,成功获列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

投身抗疫 排兵布阵彰显表率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红带领同事夜以继日坚守在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救治最前线,并参与全市疫情防控、会诊、培训工作。

2020年1月26日,作为昆山市新冠肺炎防控救治专家组成员,李红接到会诊任务:宗仁卿纪念医院有两名发热疑似患者需要临床会诊。情况紧急,李红与其他专家组成员立即出发前往,在仔细了解两位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影像、检验等相关情况后,凭借扎实的临床经验,判断两人为新冠肺炎患者并最终确诊。正是她的及时判断,两名患者被第一时间送往苏州市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为全市疫情防控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控,李红参与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推动了医院发热留观治疗区选址、通道设置、流程安排等多项工作。同时,肺病科迅速成立抗疫突击小组,两名医生、一名护士支援湖北武汉,其他同事分别安排在医院发热留观治疗区、发热门诊、分诊区、急诊抢救室等防控关键位置。

尽管没能前往武汉前线,但李红的心始终与前线的同事拴在一起,在他们遇到一些疑难危重病例或者有压力的时候,李红都会通过微信或电话及时进行指导和沟通。

面对患者,她更是医者仁心。疫情防控期间,许多肺病科病人无法及时就医,她根据医院的记录,细心、耐心地通过电话和微信随访,指导其用药和居家隔离。

医院网络问诊平台上线后,李红又尽可能地安排坐诊,不辞辛苦地为患者提供线上服务。“看到一个个危重病人转危为安,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她说。

李红说,作为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李娜)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2021年12月17日

  http://paper.cntcm.com.cn/bz/html/content.html?date=2021-12-17&pageIndex=6&cid=1&articleId=yv-7x30Bs-y25NquyTKV&articleIndex=1

 

发布时间: 2021-12-20  | 通讯员: 杏雨网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486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