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视点

湖南大学抓好“三个关键”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引擎主阵地作用

湖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抓好制度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改革三个关键,扎扎实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教学主引擎、思想引领主阵地的作用,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抓好制度建设这一关键保障,落实“主渠道”。建立领导带头抓思政课工作机制,成立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出台《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案》《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校领导带头抓思政课工作方案》,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落实“一线规则”,校领导每学期带头听思政课,对口联系思政课教师,参与思政课集体备课,上讲台为学生讲授思政课,建立校领导带头“听、备、讲”的“全链条”抓思政课体系。校院两级领导班子走进思政课教学一线,深入了解学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际情况。健全思政课协同建设机制,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学生访谈、督导组评价、思政课教师互评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其他学科跨领域协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完善思政课建设保障机制,加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投入,设立思政课教学科研专项并给予经费支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项工作津贴,平均每位思政课教师每月增加补贴2000元,在职称评聘、项目申报、评选表彰等工作中,为思政课教师单列指标并适当倾斜,让思政教师有尊严、有地位、有奔头。

抓好教师队伍这一关键主体,强劲“主引擎”。成立思政课教师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小组,制定《思政治课教师队伍培养计划(2019—2023年)》,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专场招聘,精准引进一批青年人才,柔性引进一批“马工程”首席专家,配齐建强思政教师队伍,充实队伍体量。设立名师工作室,开展青年教师与名师名家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开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坊”“课程思政与智慧课堂深度融合教学工作坊”,探索提升思政课质量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每年分批次组织教师赴国内外参加培训研修、调研访学和学术交流,邀请名家名师来校指导,组织专题培训研修,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充分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基地平台优势,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理论研讨会”,邀请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共同研讨。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探索思政课开放式观摩课堂,建立观摩课网络共享平台。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发挥示范教学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育人能力。

抓好教学改革这一关键任务,筑牢“主阵地”。坚持一体统筹,加强思政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大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统一,实施“移动思政课堂”项目,建立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校地互促·师生互动”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不断完善和丰富思政课程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学生关注的事件、面临的困惑等开展专题调研,将教学重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疑点有机结合,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政治困惑讲透彻、讲清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在厘清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中实现固本正源、铸魂育人。坚持守正创新,实施校领导对口联系制,分课程、分小组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广泛运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辩论式教学等方式,提升思政课凝聚力、吸引力。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实施“品牌思政课程建设计划”,着力培育一批思政课程示范课堂。加强学理支撑,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优势,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专项课题研究,将学科前沿、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说服力。推进“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小组的形式开展研读理论著作、研讨理论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 2020-04-30  | 通讯员: 杏雨网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887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