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视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统筹抓好“五项建设” 着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抓好条件、队伍、课程、内涵与氛围“五项建设”,着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抓条件建设,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系统谋划,下大力气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校长为副组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构建党政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作为重点学院建设。出台《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理论研究阐释和组织领导,以及支撑保障等方面推出18项具体举措。配齐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增设班子成员职数,由建院时的3个增加到5个,并为学院聘任学术院长。落实经费保障,近3年划拨经费4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专项投入70万元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订购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单设30万思政课教改专项,每年划拨20万元思政课教师课时费专项补贴,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师待遇。同时,大力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条件,为学院发展提供充足空间与硬件支撑。

抓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计划》,通过“选、引、转、兼”等方式加快补充教师;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聘任及管理办法》《辅导员担任思政课教师助教暂行办法》,鼓励政治素质过硬、能够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辅导员和党务工作者转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任教师或作为思政课兼职教师;同时,积极引进校外专家学者充实思政课师资力量。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加大思政课教师外出培训力度,做到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全覆盖,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评聘标准,加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考核权重;单独设立思政课教师学科评审组,单独下达思政课教师副高级职称评审指标;按照思政课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同级平均水平的原则,每年增加思政课教师教授、副教授评审指标。3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从32人增加到50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58%,高级职称比例达54%。

抓课程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把思政课建设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专题研究2次。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方案》,抓好思政课建设规划设计。将主干思政课全部纳入学校优质课程建设,制定课程质量标准,构建涵盖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教学质量评价等在内的全方位思政课程建设体系,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探索“混合课程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专题+翻转”混合教学模式,实现思政课教学专题化、信息化、精准化、多元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教学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形成了“主题返乡调研”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了解“三农”、热爱“三农”、服务“三农”中接收教育。

抓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思政学科水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学校“十三五”重点扶持发展计划,通过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打造一流学科队伍、加大学科经费投入等方式,全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增设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重点发展方向,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3个主干团队,制定未来3年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建设学科人才梯队。先后投入学科建设专项资金63万元,加强学科平台条件建设,支撑相关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合作。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累计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抓氛围建设,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探索“思政课+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让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党委书记、校长走上讲台,为学生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校领导班子成员、院系党政负责人结合专业为学生开设形势政策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出台《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立项112门课程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设立课程思政协同研究中心,组建课程思政专家团队;建立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打造具有西农特色的课程思政品牌。

发布时间: 2019-06-14  | 通讯员: 教育部网站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289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