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要闻

医学的对话与知识的旅行——首届“神经相关疾病及中医药防治研究”学术沙龙成功举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月28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神经相关疾病及中医药防治研究”学术沙龙在唐仲英科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学术活动由我校基础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实验中心主办,中心主任唐宗湘教授主持,邀请了黄熙、王福顺、朱冰梅、陈刚、贡岳松、朱静、吴明华等八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知名学者做报告,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我校相关院系的70多名师生参加。

参加本次学术沙龙的部分师生合影

唐宗湘教授主持学术沙龙

基础医学院黄熙教授作报告

心理学院王福顺教授作报告

第二临床医学院朱冰梅教授作报告

基础医学院陈刚教授做报告

药学院贡岳松教授作报告

药学院朱静教授做报告

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吴明华主任做报告

整场活动历时5个多小时,专家学者们围绕“神经相关疾病的理论与临床”、“神经相关疾病的西医诊疗”以及“脑与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等主题做了精彩发言,听众反响热烈,积极互动。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基础医学院黄熙教授旁征博引,创新性地对中医概念“‘肝’调控‘情绪-循环-消化-生殖’的功能”做了分析,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借助中医药的特色突破医学科研发展瓶颈的设想的可行性;心理学院王福顺教授以“中医六淫与七情的关系”为切入点,介绍了远早于西方心理学产生的中医心理学的悠久发展史,以及中医情志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第二临床医学院朱冰梅教授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针刺减肥效应的中枢机制,使听众对运用安全有效的针刺法治疗减肥的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基础医学院陈刚教授讲解了中药“越鞠丸”快速持久抗抑郁治疗的疗效、特点和机制,扭转了“中医药是慢郎中”的认识误区;药学院贡岳松教授对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展中药防治的共性基础和应用转化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论述;药学院朱静教授则从化学分析的角度,详尽地阐释了小分子神经药物和药物递送剂的设计、药效和作用机制;此外,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吴明华主任用三维动画演示了中国目前高发的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发病现状及危害,并提出了尝试运用中医药解决脑神经恢复中的疑难问题的设想及其可能的前景;最后,唐宗湘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疼痛和瘙痒产生的机理及中医药镇痛止痒的机制,引发了大家对痛、痒体验的发生机制及两者间联系的奇思妙想。

近年来,欧、美、日各国相继启动了人脑研究计划,中国也将全面启动自己的脑科学计划。目前,“中国脑计划”已获国务院批示,被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中国将集中相关领域的优势人才和资源,聚焦于脑工作原理、与脑相关的重大疾病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本次沙龙紧扣脑与神经相关疾病和中医药治疗这两大主题,邀请了有关脑与神经研究领域学贯中西的一流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了下一步的科研设想,促成了一场不同体系和学科间的知识对话与脑力激荡。

本次学术沙龙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对神经相关疾病及其中医药治疗的浓厚兴趣,开拓了中医药科研的视野,坚定了我们对中医药防治重大神经疾病广阔前景的信念,是振奋人心、不可多得的学术盛宴!

发布时间: 2015-03-31  | 通讯员: 基础医学院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864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