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在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周年之际,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我校顺利召开。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杨金生、中国针灸学会名誉副会长孙国杰、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贾晓健、全国973首席科学家、上海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安徽省中医院院长杨骏、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处长朱岷、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徐桂华、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夏有兵、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徐斌、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及其他全国各地院校、临床与科研机构专家出席大会。大会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张建斌主持。
成立大会现场
成立大会上,我校徐桂华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致辞,热忱欢迎来自全国针灸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领域的领导、专家们,肯定了我校针灸学作为传统优势学科对我国的医药事业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接着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朱岷处长向参会的领导、嘉宾和委员们介绍了近年来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的情况及取得的成就,并表示将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大力支持针灸流派研究与传承的发展工作。
徐桂华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朱岷处长致辞
随后南京医科大学夏有兵副校长介绍了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筹备创建的过程。中国针灸学会贾晓健副秘书长宣读中国针灸学会文件《关于召开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批复》。我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张建斌副院长宣读了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参会代表一致通过,大会宣布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中国针灸学会贾晓健副秘书长(左)宣读成立批复
最后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杨金生发言,杨秘书长对新当选的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的委员表示祝贺,并与参会代表分享了中医针灸申遗所历经的艰辛故事,强调了针灸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的重要意义,指出了针灸流派研究与文化遗产传承之间的关系。他对新当选的委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专业委员会的常委会和各位委员要能发挥作用,在针灸学术流派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上要做一些实事,与此同时要努力探索促进民间中医针灸流派的发展。二是各省级、校级、院级主管部门要创造条件支持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与传承工作。三是各针灸学术流派要支持民族产业,在临床与研究中多使用华佗这样我们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针灸器械。四是各针灸学术流派在研究过程中,还要结合11月16日-22日针灸周这样的活动在文化传承方面扩大影响。
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杨金生发表重要讲话
会后新当选的第一届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届委员会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常委50名,其中主任委员1名,秘书长1名,副主任委员6名。南京医科大学夏有兵副校长任主任委员,我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张建斌副院长任秘书长兼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还有程凯、谢新才、张卫华、冀来喜、刘慧荣。会议由中国针灸学会贾晓健副秘书长主持,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杨金生秘书长向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常委颁发了聘书。之后第一届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讨论并通过了《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五年工作计划》。
第一届委员会会议召开
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杨金生(右)给张建斌教授颁发证书
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全国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与传承提供了有效的经验交流和工作学习平台。本次大会将促进针灸流派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对中医针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