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受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委托,由全国医药院校社科协作会主办、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在宁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64所医学院校、部分附属医院的170余名领导、专家参加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全国医药院校社科协作会副会长、我校党委副书记马家忠主持。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办、国办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一次盛会。本次论坛紧扣“医学与人文”的主线、“大力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题,总结了医药院校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交流分享了关于“医学人文”的理性思考,分析了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同谋划医学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张东刚副司长在论坛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医药院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成绩。他回顾了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解读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有关精神。他要求医药院校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创新传承能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围绕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科学内涵、建设目标、实现路径、根本方法等一系列内容,坚持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入主流、有特色、做贡献”的医学人文社科创新体系,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发展,服务我国的小康社会和文化强国建设。
我校党委书记陈涤平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发展成果。他指出,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无论是从医学学科发展逻辑来说,还是从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来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弘扬医学人文精神都成为医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医学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轮驱动,而不能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单兵突进。他期待通过此次论坛以文会友,进行学术交流,共同探索医学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未来。
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作会会长、安徽中医学院院长王键在开幕辞中总结了前两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的成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他呼吁医药院校要履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着力构建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加快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抓住历史的机遇,为振兴我国的医药文化事业、为大力发展医药院校哲学与人文社科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论坛邀请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林德宏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谷晓红教授、成都医学院副院长唐平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文秀教授等17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和主题发言,内容涉及医学与人性、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中医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医学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路径探析、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大学附属医院等多个方面。我校人文社科部副主任张宗明教授代表学校在论坛做了“彰显中医文化学科特色,推进中医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还通过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作会新一届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名单,我校党委副书记马家忠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经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下一届论坛由大连医科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