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是中医文化自信的源泉,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根脉。长期以来,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大力实施中医经典“强基工程”,将经典传承有机融入本科教育教学,着力营造“读经典、学经典、悟经典、用经典”的浓厚氛围,推动中医经典辨证思维在中医学子中“活态传承”。
内化于心,为学生埋下中医文化自信的种子
在每年的入学季,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的新生都会领到一套“中医经典口袋书”,这是由学院中医经典学科教师编撰的《中医经典条文摘录》,旨在从学生入校之初便播下中医文化的种子,培养他们“读经典、爱经典”的信念。
“入学以来,我们经常参加学院组织的中医经典研习活动,内经、伤寒学、温病学、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学科的老师们为我们领读、解读经典,帮助我们新生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学院还组织了药膳大赛、本草种植等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让我们在实践中更加激发了学习兴趣。” 学院大一学生伍宇璇表示,通过阅读经典,让她更加坚定了专业自信。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经典理论入脑入心,针对经典学习中“诵”(诵读)和“解”(理解)两个核心环节,指导老师会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所处学习阶段,为学生“度身定制”推荐经典书目,督促学生每日诵读,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重点阐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中医思维,激发他们学习中医经典的热情。
为进一步浓厚经典学习氛围、检验学习成效,学院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通过承办校内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建立起与全国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有序衔接的评价体系,以考促学、以考促教,推动形成中医经典学习的校内“操练场”。学院连续多年发起全校中医药大学生中医经典知识竞赛、“千方百剂”方剂大赛,为优秀中医学子搭建展示中医思维能力和经典应用能力的平台。
此外,学院还面向校内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开展中医经典研读辅导,面向全校学生举办“21天同诵经典打卡”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读经典、学经典、悟经典、用经典”的浓厚氛围。
固化于制,探索中医经典育人新路径
2022年,学院开办“灵素书院”,启动“新师承领航计划”,积极探索书院制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青年学子“读经典、跟名师、重实践、强素养”,着力构建符合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律的师承教育新范式。
书院依托“岐黄名老思想库”离退休中医专家资源,实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名医名师引领“小杏仁”拔节工程,举办“杏林有约”午餐会、生涯人物访谈,帮助学生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开设“灵素学堂”,邀请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开拓中医学子科研创新视野;实施中医经典“薪火计划”、百篇“中医经典”学术论文繁荣计划,让中医经典浸润心田,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医学人文素养涵育。
“教学互融、临床互通、科研互助”,为了更好地把中医经典教学贯穿于中医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升师资队伍经典育人能力水平,近年来,学院积极构建中医经典“三互”体系,引导学院教师以临床应用反哺经典教学与科研,做到“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并举,立德树人与能力提升并重,思维培养与技能培训并行”,有效促进学院教师队伍的医教研协同发展与教学水平提升。
在淮安市中医院,伤寒论教研室主任周春祥教授把《伤寒论》辨“量”思维训练搬到临床一线,为基层医生讲授中医经典临床应用。这是学院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创新举措——“中医经典大讲堂”。经典课程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授课互评等多种形式,将中医经典课程“金牌教授”“骨干青年教师”团队“选出来、送出去”,面向基层医院医生讲授经典,在助力基层中医药工作者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开阔了教师们的授课思路、丰富了授课方法。“通过中医经典大讲堂,和基层一线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学员’们相互交流,也是对我们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一种‘倒逼’。”学院青年教师王光耀表示,为了更好地面向临床医生讲好经典,也督促自己不断创新和丰富中医经典教学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提高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有效赋能中医经典教学。
“教学相长”结出累累硕果。2020年以来,学院在经典课程建设方面成效斐然,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主编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4部,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6部。
实化于行,在“实践课堂”中激发经典育人新活力
盛夏时节的连云港灌云县,学院师生志愿者组成的“本草薪火青年志愿实践团”在当地火热开展“农民健康百村工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马勇、马健、张宏如等8名专家组成的义诊团队为灌云县居民号脉诊治,实践团的学生志愿者们也为居民带来推拿、导诊等基础医疗服务,运用所学知识面向居民开展健康宣教,服务群众近三百人,赢得了当地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医学生,这样的下乡实践机会非常宝贵。能够有机会走进基层,将专业所学落到实处,服务百姓健康,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大二学生卢玥辰分享了自己参加实践活动的收获。
学院以“中医经典大讲堂”为载体,与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联合多家地方卫健委和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经典下基层”“名医名家进基层”等系列实践活动。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辐射面的同时,更为学生带来一堂堂生动的“医德实践课”,实现榜样引领、实践育人的良好效应。有关实践活动获评2022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T0P100”项目、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学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充分挖掘中医经典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将“经典传承”融入大学生思想引领、创新创业、临床实践、职业领航、心理健康各环节。除了课堂知识传授之外,学院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中注重拉近师生距离,让更多教授、专家走进学生生活,重视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索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做好新时代“培根铸魂”育人工作。
近三年来,学院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6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3项,省级先进班集体3个;1人获省优秀青年志愿者,3人获省“优秀毕业生”,1人获省“优秀学生干部”,3人获省“三好学生”。
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将扎根中医经典,传承中医根脉,引导青年学子勇担“传承中医经典,创新发展中医药”的时代使命,为学校创建一流本科教育、服务国家“新医科”人才培养贡献力量,让中医经典不断释放时代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