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好样的!南京这名大学生两次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布时间:2022-04-21 通讯员: (杏雨网)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237

4 月 20 日中午,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级硕士研究生余同学在南京明基医院成功完成淋巴细胞捐献,这份珍贵的生命礼物将为一名小患者带去新生的希望。更为意外的是,就在半年前,这名95后姑娘刚刚捐赠过一次造血干细胞。这背后发生了什么?又是一段怎样的故事?

一张特殊的请假条,连接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近期,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 南京高校实行封闭管理,学生离校均需严格履行请假手续。3 月 23 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王祥磊老师在处理当天的研究生离校申请时,发现了一张特殊的请假条。上面写着 2021 年 11 月捐献造血干细胞,但是目前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我二次捐献淋巴细胞,故请假去成都进行捐献。

看到这一申请,王祥磊立即将情况反映给学校。之后,南京中医药大学红十字会与南京市红十字会、四川省红十字会积极协调,由学校陪同余同学在南京完成体检和捐献,然后将采集到的淋巴细胞送往患者所在医院。

完成体检、复查等环节后,4 月 20 日中午在南京明基医院,经过三个小时的采集,余同学成功捐献 124 毫升淋巴细胞悬液,并由专人送往受捐者所在地。

在捐献前,余同学写了一封信给患者,并委托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转交。 上天一定是看到你太可爱、太优秀啦,所以想给现在的你多一点磨难,让你成长得更加坚韧。

她还在信中写下祝福, 希望你一定要坚持,要努力跑过病魔!我也要谢谢你,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有你,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更加坚定,让我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服务社会。遇见你,是我最幸运的事!

△ 2021 年 11月1日,余同学在四川完成第一次捐献

3 年前登记为志愿者,2 年后为患者捐助造血干细胞

原来,早在 2019 年,还在成都读本科的余同学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即  中华骨髓库 ),成为一名志愿者。

2021 年 8 月 25 日,余同学收到四川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消息,告知她与一名 4 岁的小患者配型成功。 我幻想过很多次会不会有人跟我配型成功,但学医的我更知道陌生人之间配型成功的几率有多低! 回顾起第一次捐献的经历,余同学称自己是十万分之一的  幸运儿 。

虽然配型成功,但是体检的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体检时,医院发现余同学身体有一些小问题需要二次复查确认。她说: 等待的心情总是焦虑的,那时我就很后悔为什么没有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要是复查不合格,失去能帮助别人的机会,可能会让我后悔一辈子。

好在,最后体检顺利通过。

2021 年 11 月 1 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余同学通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了 201 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为了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位女性捐献者,同时也是全国第 12245 位捐献者。

余同学说: 我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把接力棒交给患者小朋友,希望她能成功跑过病魔!

半年后再次捐赠,生命之间的又一次共同奔赴

原本期待着度过移植危险期后,患者就能恢复健康。然而,2022 年 3 月底,余同学再次收到了来自四川省红十字会的消息, 余同学你好,之前救助的患者目前恢复得不是太好,可能需要再采集一次淋巴细胞 …… 你考虑一下要不要再救她一次?

 可以! 她立刻回复表示愿意第二次捐献,并第一时间向学校递交了请假条。 难受的是小朋友恢复得不好,但我又想,既然还能再次捐献就还有康复的希望。对于小朋友来说还需要再多走一点‘路’,我希望这次一切都能顺利!

 您的高尚品德,是照亮我们黑暗生活的一盏明灯。 患者家长委托红十字会转交给余同学一封感谢信。信中提到,孩子病情再次复发,让一家人万念俱灰, 作为父母,我们不想放弃、不能放弃,于是通过中华骨髓库再次联系到您,对您愿意再次给予无私帮助表示万分感谢!希望这次,孩子能带着您的淋巴细胞,逢凶化吉,渡过难关。

爱心接力,在行动中践行医学生的使命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是每一名医学生入学时郑重许下的诺言。余同学在生命的接力中,也更加体会到这句誓言的分量。 医者仁心,于我而言,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历,被人需要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事情。 她感慨地说,这也让她对医学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生活中,余同学一直是一名充满爱心的姑娘,她也积极鼓励身边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更多人。

在此次启程前往医院捐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专程为余同学送行,代表学校向余同学的捐献行为表达敬意。 听了余同学的故事,我非常受感动。她平凡、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精神与人间大爱,青春正是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程纯表示,教育的意义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希望更多同学加入到公益行动中,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使精神升华,使人格完善。也请余同学配合好医务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好好休养,等你回来后我再去看望你! 程纯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为化名)

通讯员 李芸烨 刘丹青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楠

来源:现代快报   https://app.myzaker.com/article/625feeac1bc8e04554000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