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终于圆了我们这些‘热血青年’为国效力的梦想!”这个夏天,注定让南京人难忘。更让人忘不了的是,在这个特殊时刻,有这样一群学生主动请缨,冲上抗疫一线。他们就是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港澳台教育中心的医学生们。
“轮到我守护祖国”
“作为一个港澳台学生,能和内地的学生一起抗疫,我感到很荣幸。”冯志伟来自中国香港,是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在第三轮南京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他不仅主动请缨上一线,还号召其他同学一起支援一线。
冯志伟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其实不能算是我号召大家,而是所有同学都怀着一样的心情,都想为南京加油,我们一拍即合。”他告诉记者,前两轮招募志愿者时他就一直想报名,可惜没有抢到名额,听闻学校招募第三轮核酸采样志愿者,他第一时间填写申请表,主动和老师表达自己的决心。不到一小时,包括他在内的19名港澳台同学先后请缨。
冯志伟想为抗疫出一份力,不仅因为自己是一名医学生。更是因为去年疫情时他在新闻中看到,国家派出医务人员驰援香港。“当时他们的工作量真的很大,而且持续了一两周,采集量非常惊人。”冯志伟表示,国家什么事都走在前面,他一直都是被保护的一方,所以这次就很想主动地为国家出一份力,一起去完成抗疫这份使命。
第一次穿防护服、第一次做采样…….说不紧张是假的,“很多人由于肌肉紧张,舌头总会挡住采样部位,从我们的视野看起来就是一个‘黑洞’。”为了安抚市民,冯志伟会不停地观察他们的表情,一旦发现不舒服就会柔声安抚他们。
除了支援采样工作外,冯志伟还“埋伏”在几个不同街道的青年志愿者群里。“只要国家有需要,我还是会第一时间报名做各种志愿工作。”
“南京是我第二个家”
“在南京生活这么久,我早已经把这里当做了第二个家。”来自中国台湾的中医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王思沂告诉记者,她参加了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全民核酸检测工作。
谈到参与第二次核酸检测工作中的经历,王思沂有点不好意思。“当时第二次核酸检测没有招募港澳台的学生,我是通过一起实习的学姐了解到具体情况,在她们晚上培训的时候,直接冲去现场和老师申请参加的。”王思沂的精神也打动了老师们,在获得学院和老师的帮助后她顺利成为一名志愿者。
第二轮核酸检测,她在南京市栖霞区亚东幼儿园采样点工作。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7点,一天下来大概检测了850人次。检测完衣服脱下来都是汗,第二天手也有点抽筋。抗疫当然离不开众人的努力,王思沂告诉记者,在穿防护服、换手套或者取面罩的时候,一直有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会来帮她进行消毒。来自其他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还是把这群医学生看作孩子,“他们比较担心我们脱防护服的时候,可能会接触到细菌”。
第三轮核酸检测,她和搭档还主动申请成为检测点最后一个收工的工作台。“我们不累,就要求不休息,让其他的工作伙伴先休息。”
家里人说不担心是假的。家里的父母听说了她报名核酸采样工作后一直反复叮嘱她要注意防护,但却从未说过让她放弃的话。“我自己也担心,担心做不好,担心采样不到位。”也正是这次疫情“大考”,让王思沂将课本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检验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工作中很有成就感,那一刻觉得离成为一名医生又近了一步。”
“做一名能帮助别人的医生”
“和在医院里的实习不太一样,感觉自己好像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独当一面的医生。”王敏是来自中国澳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2017级本科生,在第三轮全民核酸检测中支援了南京大学核酸采样点。7月29日一大早,王敏和同学们便动身了,做好采样准备,正式上岗前她少喝水、少吃东西,只为了能不耽误时间,提高采样效率。
其实早在报名的当晚,学校便连夜组织过核酸检测基本操作培训。“老师们教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同时,准确采样。”王敏认真记录下操作规范,数遍重复要点,为第二天的实战做好充足准备。
王敏所在的南大检测点共设有12个采样台,单日共完成超7000人次的核酸检测。“我们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整个组从早到晚都没有停过。”她告诉记者,虽然在室内,但是下午还是很闷热,防护面罩和眼镜上都起雾后,视野变得就很模糊。王敏表示,“啊”“好”“对”是工作一天下来后说得最多的词,但这样重复同样动作的一天也是她“最有意义的时光”。
她平日里在江苏省中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实习,在门诊的时间居多,接触的也都是一些年纪稍大的人群。而参与这次的核酸检测工作面对的是很多同龄人,自己却能站在医护的角色上为他人服务,真切地感受到了成长。
王敏告诉记者,去年澳门疫情的时候,自己还只是一个医学生,虽然很想做一些事情但没有能帮上忙,这次终于在南京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小力量,“希望以后和千千万万冲在一线的医生一样,做一名能帮助别人的医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实习记者 王鲲鹏
来源:交汇点新闻 8月4日
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sZkTtdinFGFAkib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