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媒体

【中国中医药报】上世纪70年代,周仲瑛团队这样防治出血热

20世纪60年代初期,江苏省苏南地区小范围出现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情况,当时省卫生厅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和调查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防治研究工作未能连续进行。至70年代初,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引起了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江苏省卫生厅遂从省内各大医院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江苏省出血热防治研究协作组(后改名江苏省出血热防治技术指导组),深入疫区开展防治研究工作。

早期中医介入初显效

以金国瑞、徐长桂、金妙文等为核心的出血热防治协作组早期中医分队,根据江苏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季节、证候特征及该病来势凶猛,传变迅速,具有传染性的特点,把流行性出血热归类为中医学“温病”“温疫”“疫斑”等的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生原因是人体抵抗力不足,温邪疫毒乘虚侵袭所致。

基于对流行性出血热整个病程病机的认识,协作组提出在治疗上,初期属热毒炽盛的实热证,应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继则邪实正虚,则应扶正祛邪,应根据病情的变化辨证施治。至恢复阶段,邪去正虚,则应以扶正为主。因此,在早期如能抑制温毒的发展、病情的传变,则可越过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而直接进入恢复期,从而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因此,主张在发热期重点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兼有消肿利水作用的清热解毒4号方治疗。

清热解毒4号方是由大青叶、金银花、半边莲、草河车、龙胆草等五味药各30克制成100毫升溶液而成。徐长桂、金国瑞两位老专家带领第一批参与救治工作的医护科研人员,自1973年10月开始,至1978年2月,与疫情较为严重的丹阳、赣榆、江宁、常州等县市医院合作,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该药治疗患者285例,其中死亡7例,病死率降到2.45%,较全国平均病死率有了显著降低。同时也证明了这种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是成功的。

彼时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中医药参与抢救的患者数量有限,参与程度不够高;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中医认识不够全面深入,缺乏统一的中医诊疗标准;治疗理论上沿袭传统的卫气营血辨证模式,难以创新等。随着疫情的不断进展,疫区的不断扩大,亟需大量的中医人才参与进来,扩大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在全国的影响,造福更多疫区患者。

为打赢这场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的攻坚战,江苏省卫生及防疫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然正赶上全省兴修水利大会战,在野外搭帐篷住宿的人员空前增多,卫生条件难以保障,鼠患严重,导致疫区面积又进一步扩大。组织要求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抢救和治疗患者,前来求诊的患者越多,遇到的危急重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仅有的几种中药制剂已无法满足临床救治工作的需要。再加上徐长桂和金国瑞两位老中医面临退休,出血热防治研究协作组亟需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经验丰富、能够统揽全局的中医人才加入。

周仲瑛临危受命担重任

1982年,在江苏省卫生厅的指示下,江苏省中医院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安排医院年富力强、学验俱丰的周仲瑛教授加入治疗组中来,从此中医抗击流行性出血热的历史展开了新的一页。

周仲瑛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祖辈几代人都以医为业。周仲瑛刚出生时,其父周筱斋先生虽年仅29岁,却已是闻名乡里的医生。据周仲瑛回忆,在其儿时的印象中,其家乡地区先后流行过疫痢、疫疟、麻疹、伤寒、天花、猩红热、登革热等传染病,看到众多乡亲经父亲诊治摆脱了病痛,遂被中医药的神奇功效深深吸引。

周仲瑛13岁时,日军侵占马塘,当地中学校解散了,小学毕业后便中断学业,正式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中医。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使他对中医已经有了感性认识,能够认识一些常见草药,粗识部分药性,但严厉的父亲并没有让他立即开始攻读医书,而是教导他“业医必先精文”,先熟读四书五经,打下良好的古文功底,然后再着手学习一些简单的医学典籍。“虽然那个时候也觉得枯燥,但现在回想起来却受益匪浅。”周仲瑛说,“中医本身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科技、艺术范畴,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基础,就不易搞懂中医理论的内在含义。”

1945年,17岁的周仲瑛开始跟随父亲出诊,他白天随父亲诊脉看病,晚上听父亲传授医道,学习方法是“从源到流”。其所学第一本书是《素灵类纂》,然后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都是父亲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中医书籍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医书由浅及深,由医理到临证,讲解清楚,纲领明晰,实用性又强。“学医无取巧之门,主要篇章条目烂熟于心,到临床后就能触类旁通。”周仲瑛说。1947年,已经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周仲瑛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习。当时上海的著名老中医章次公、朱鹤皋、蒋文芳、盛心如等,都亲自授课并临床带教。周仲瑛在这里进一步夯实了中医经典和临床功底,也熟悉了不同医派的特长,思路更加开阔。1949年,周仲瑛回到家乡马塘开始独立行医。有一次,一位乡邻得了重病,高烧不退,神志昏迷,不停抽搐。许多经验丰富的医生都不敢下手治疗,患者家里也做好了后事准备。周仲瑛仔细诊查后,急用“紫雪丹”清热开窍、熄风止痉,再据舌脉遣方用药,按照他所开的处方,患者服后果然热退神清,转危为安。一时间,此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周仲瑛也名声大振。

1955年,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招募学员。尽管在当地继续行医能够名利双收,但周仲瑛却毫不迟疑地参加了选拔考试,并顺利入选。入学后,周仲瑛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任课教师邹云翔、曹鸣皋、时逸人、王慎轩、樊天徒等都是很有名望的老中医。在进修学校学习期间,他不仅重新温读了许多中医专著,同时还全面学习了西医学基础知识,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56年开始,周仲瑛留在当时的南京中医学院附属江苏省中医院从事中医内科杂病诊疗工作。

接到医院这次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的工作任务,鉴于当时人才缺乏,疫情严重的形势,周仲瑛临危受命,他坚信实践出真知,要想攻克流行性出血热,必须深入临床,掌握出血热患者的第一手病情资料,全面了解该病的病机特点及病理机制,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每到一个重疫区的医院,他都要先跟着查房,大家共同研究、分析病情,琢磨原来的治疗方案,对危重患者进行病案讨论,提出新的治疗方案,这样逐渐积累了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上升为理论,例如提出流行性出血热“病理中心在气营,重点在营血”。

周仲瑛团队挽狂澜

在周仲瑛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疫区,白天应诊,夜间讨论病历,分析病情资料,在经过全面观察、深入思考之后,周仲瑛提出流行性出血热当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首次将其命名为“疫斑热”,这一病名后来得到中医界的广泛认可。针对该病的病机及病势传变特点,他一开始借鉴前人经验,按照“卫气营血”来辨证,针对疾病各期拟定了治疗方药,但死板的分期辨证,最终的临床效果并不满意。

一次次碰壁后,周仲瑛想到对于这种传变迅速的疫病,如果死搬“卫气营血”分期而治的方法,可能滞后半拍,延误病情。于是修改了诊治方法,提出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上应以“清瘟解毒”为大原则,临证中区分出血热各个病期的特点,提出“到气就可气营两清”等原则,并针对各个病期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分别采用清气凉营、开闭固脱、泻下通瘀、凉血化瘀、滋阴生津和补肾固摄等治法。

这一创新性的指导思想,使临证用药变得非常灵活,最终使上千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获得了新生。统计表明,周仲瑛团队治疗了112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死率是1.11%,当时西医治疗的病死率为7.66%。特别是对死亡率最高的少尿期急性肾衰患者,中医应用泻下通瘀、滋阴利水的方药治疗,使病死率下降为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

1988年,“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被送到苏联莫斯科代表我国传染病防治的成就进行国际交流。在此基础上,对病毒性高热进行扩大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课题”。

后来,周仲瑛团队围绕传染性疾病进行了多项研究,事实证明中医在这一领域有优势和特色。比如,对乙脑、病毒性腮腺炎和重症感冒等病毒感染性高热的研究,研究成果于1994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此期间周仲瑛团队还研制了多种科研用药如“清瘟合剂”“清气凉营注射液”,这些中成药制剂不仅使用便利,更大大提高了疗效,挽救了无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急性外感高热患者。(仝小林 郭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月3日 第6版

http://paper.cntcm.com.cn:51126/html/content/2021-02/03/content_630146.htm 


发布时间: 2021-02-04  | 通讯员: 杏雨网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123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