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承淡安诞辰120周年之际,南中医为他塑像

发布时间:2019-10-16 通讯员: (杏雨网)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124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丹青 实习生 陈志豪 记者 仲茜)2019 年 10 月 15 日,建校 65 周年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纪念首任校长、承淡安先生诞辰 120 周年大会,并在校园里为承淡安先生塑像,以弘扬他  衷中参西、中体西用  的行医思想。承淡安家属、弟子代表、南京中医药大学师生、校友代表 400 余人前来参加。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承淡安先生塑像

据介绍,1899 年,承淡安出生于江苏江阴的一个中医世家,却对西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23 年的一场大病,他遍服中西药物不见效,却被父亲用一根银针治愈,承淡安于是摒除了对中医的偏见,从头开始学习针灸,积极探索,试图将现代解剖学与传统针灸理论融会贯通,复兴针灸。

1930 年,承淡安成立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开始函授教育,参与研习者数千人,遍及国内及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1937 年,淞沪会战爆发,国难当头,他以针灸抗日救国,将半生著作《中国针灸学讲义》付印并向大众公开,用针灸替代药物治疗,缓解后方缺医少药的困境。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承淡安先生塑像

1954 年,承淡安筹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并担任首任校长。 正是在那个时候,诞生了第一套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教材、教学大纲和第一批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师资,实现了中医药传统师承教育模式向现代院校教育模式的转换,为后面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南京中医药大学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主任张建斌教授介绍说。

不仅如此,承淡安还基于兼容并包的中西医学背景,将现代解剖学和传统腧穴学相结合,阐明了腧穴部位和功能特点。 他还借鉴西医方式,规范病历和诊疗记录,以可验证的方法和数据来检验针灸效果。 张建斌说,在汇通中医学之后,承淡安更加坚定了传承、发展中医的自信,提出  衷中参西,中体西用  的中医复兴之路。

△ 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承淡安先生诞辰 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

 既抱定鞠躬尽瘁于中医学术,死亦无恨矣。 活动当天,承淡安亲传弟子、92 岁高龄的著名针灸学家杨兆民先生也来到了现场,他表示,承淡安先生献身于针灸复兴和中医药教育事业,他对中医药教育事业的贡献和留下的宝贵学术财富,也将永远激励后人继往开来、薪火相传。 今天,我们纪念和弘扬承淡安先生的医学思想,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发皇国医、执中守正的文化自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献身杏坛、死而后已的赤子情怀。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教授总结说。

(编辑 魏如飞 通讯员供图)

首发:

现代快报zaker,2019年10月15日

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da5e7e81bc8e006270005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