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媒体

【健康报】书写在深山里的青春故事

“这次全州统考,我们任教的归柳小学三年级、四年级语文排名全镇同类学校第一,五年级语文由倒数提升至全镇同类学校第二!”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阮未艾向暑期前来慰问的母校师长们报喜。

归柳小学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栽麻镇归柳村。榕江县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归柳村坐落在距离榕江县城20多公里的月亮山区。2018年夏天,不同于同届的大多数同学,刚刚本科毕业的阮未艾和她的3名小伙伴既没有走上工作岗位,也没有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而是来到了陌生的黔中大地开始了为期1年的支教生涯。

远方的许多人都和我们有关

2018年7月,由于学校在放暑假,初到月亮山的支教团成员,第一项工作就是协助栽麻镇政府党政办开展基层脱贫帮扶工作。走访贫困户、宣讲解读政策……第一次亲眼见到贫困户真实的生活状态,大家在回去的路上集体陷入了沉默——对村民来说,贫穷是压在他们双肩的、比静谧壮美的月亮山更难跨越的无形大山。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愿者把信念的种子深深埋在了心底,也播撒在月亮山中。“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越是像改革发展、脱贫攻坚这样宏大的命题,越需要汇聚起每一个人的点滴力量。”阮未艾在她的支教日记里这样写道。

2018年9月,支教团正式入驻归柳小学。归柳小学现有学生2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48名,留守儿童47名,专职教师8人。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援建的归柳小学食堂“杏林远志堂”里,成员们开启了由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

新学期开始后不久就是中秋佳节,而这里的许多留守儿童上一次见到父母还是在春节。为了帮助孩子们实现“团圆”的愿望,支教团成员蒋晗和大家商量发起了“千里传相思·关爱留守儿童”中秋特别活动。在他们的努力下,有16名留守儿童和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了视频通话。看着屏幕两端数度哽咽的父母和孩子们,蒋晗说:“希望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微小力量,温暖每一个孩子的童年。”

留意到学校的医务室缺医少药,毕业于护理专业的支教团成员许悦主动承担起归柳小学医务室的日常管理、药品及物品登记造册和简单的医务工作。在母校的帮助下,医务室添置了许多适合当地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1年间,成员们克服种种困难,一件件冬衣棉鞋、一声声关心叮嘱、一笔笔奖学金、一段段家访路,一些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从开始见到老师绕着走到后来成为支教老师们的“小尾巴”;通过精心制订的划分学习小组、量化学习指标、制定个性复习方案等举措,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也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有些原本“吊车尾”的科目实现了逆袭。

走进大山,是为了让更多人走出大山

研究生支教团并不是第一批走进归柳村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相隔1600多公里的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归柳小学的缘分还要追溯到5年前。

2014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60周年校庆纪念晚会上,时任归柳小学校长的该校2005届优秀毕业生、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陈晓明带回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孩子们捧着碗蹲在土地上吃饭的场景深深触动了在场师生。

远方的月亮山和归柳小学的孩子成了南中医人的牵挂。2015年7月,在陈晓明扎根西部支教的第10个年头,母校的师生带着一份礼物来到了这座大山:用于援建食堂的20万元善款和“远志服务团”专项援助项目。

此后的5年,一批批志愿者见证着进村的那条颠簸陡峭的“半成品”山路基本修建完毕;见证着孩子们的午餐地点从日晒雨淋的山间土地挪到明亮宽敞的“杏林远志堂”;见证着教室里A4纸拼贴成的“山寨版”投影幕布变成了智能高清的电子屏幕……5年来,“远志服务团”的名号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越来越响亮,每年5月的志愿者招募和“微心愿”爱心义卖是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远志人”是多少在校志愿者梦寐以求的身份,图书、药品、奖学金……爱心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千里之外。

姚玲不仅是本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也是第二届远志服务团的成员。作为一个见证着志愿者接力给这座山村小学带来种种改变的“老人”,她十分感慨:“几年前历经颠簸踏上这片土地时,万万没想到自己还能以支教老师的身份再次回来。”

“我留在这座大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陈晓明说。如今,这句话激励了一届又一届“远志人”接力走进这座大山。在远志服务团的基础上,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18年正式将归柳小学新增为学校研究生支教团的长期服务地,暑期支教与长期留驻的结合进一步解决了当地师资紧缺的难题。

在精准扶贫路上播撒中医药的种子

除了支教之外,每年随远志服务团而来的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也闲不下来。

由于山区空气湿度较大,村民平时又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颈腰腿痛等劳动损伤性疾病较为常见。2015年初到归柳村时,首届远志服务团成员、针灸专家张宏如便是全团最忙碌的人。许多村民翻山越坡地赶到学校排队等候,甚至还有慕名而来的百姓在半路拦车为患有腿疾的女儿求诊,“治疗这类疾病是中医药的强项,特别是针灸治疗,很受村民欢迎。”

云贵高原地区独特的生态条件非常适宜中草药生长,自古便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的美誉。首届远志服务团成员、中药资源专家张瑜对榕江县周边的中药资源进行了初步考察,县里、村里的相关负责人都专程赶来向她请教。张瑜认为,如果利用专业优势帮助榕江县摸清家底,把当地的资源充分开发出来,可以有效助力全县脱贫致富。

(文:健康报通讯员 钟意轩 本报记者 程守勤)

首发:

健康报(2019年8月15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tudy_comment_disable=0&art_id=18117076465398079152&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发布时间: 2019-08-16  | 通讯员: 杏雨网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235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