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媒体

【中国中医药报】创新“三融通”打出人才培养组合拳

7月,又是一年毕业季,一批胸怀梦想的中医药学子走出校园,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尽显一流模样、一流特质、一流才华,做出一流贡献,成为一流人才”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在该校2018年毕业典礼上,对应届毕业生的祝福与期待。

被誉为我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并跻身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多年来,在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优秀中医药人才。

人才培养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中医学术传承与临床诊疗能力培养,是中医高等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现行的中医高等教育,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范化与规模化,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服务需求,医学教育也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的出台,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医教协同”。如何在中医本科人才培养中,有效实现医教协同,并在协同理念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构建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成为各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要在医教协同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构建临床教学体系”,该校副校长黄桂成说这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寻求突破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该校在长期的创新改革与探索实践中,确立了以中医学术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为指导、临床真实情境体验为主体、中医思维能力构建为导向、中医传承与诊治能力培养为核心、医教协同育人机制为保障的改革总体思路,构建了学校规范与医院管理相融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融通、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通的体系。

理论与临床相融通,在临床学临床

“20世纪80年代,日常教学主要以基础理论课为主。”该校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教研室教授孙玉明说,那时除了毕业实习,每周只有一个半天或者两个半天,可以跟着老师去临床,虽然大家的基础理论完善,但临床技能和中医思维都有所欠缺。

随着对中医临床教学体系的不断探索与改革,该校建立并大规模实施了“床边教学”模式。中医类专业本科生,在大三第二学期时,将会根据个人志愿、成绩和生源地,入驻该校各附属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床边教学”。将课程教学置于真实的临床情境中,实现学生在临床学临床,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判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与理论教学紧密配合的临床见习,通过入科教育、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专科技能培养、独立完成病例、出科考核6个步骤,促进学生整体能力提高,为毕业实习和未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013年入学的中医学专业学生蔡文婷说:“我是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进行床边教学学习的。到床边教学点后,会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整合为每班20人左右的小班进行教学。”

不仅是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中医各附属医院的“床边教学”都采用小班教学的模式,学生生活在医院,学习在医院。每天上午进行理论课学习,下午根据理论课程的内容和进度,进行包括真实病案分析、临床实践等在内的临床教学。

蔡文婷回忆:“上儿科学讲到过敏性紫癜时,刚好有一位过敏性紫癜患儿入院治疗。”上午的理论课结束后,他们便跟随老师看望了患儿,并根据上午学到的知识,对患儿进行了简单的问诊。蔡文婷还说:“回到教室后,老师又讲解了该患儿的治疗方案。”她表示,得益于这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自己对过敏性紫癜有了较为全面、直观的掌握。

2004年,该校就制订了《中医学临床课程与临床见习一体化教学(床边教学)实施方案》,将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派往苏州、无锡、徐州的附属医院进行床边教学;2010年,中医类专业本科临床课程在15家附属医院全面实施小班化床边教学,到2017年共有24家附属医院承担498名学生(包括独立二级学院)的床边教学工作。

院校与师承相融通,着重培养中医临床思维

本科5年,蔡文婷在3位导师的教导下完成了学业,这是因为该校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育理念,汲取师承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强化知行合一、善用形成性评价的合理内核,充分发挥师承教育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能力中的作用,实行全程导师制教学,顺应了中医高等教育的特色规律。

“中医教育是以师承教学为核心的教育体制”该校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教学督导室主任韩旭表示,名师才能出高徒,这就要求要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结合。

从大一入学时,该校学生就能从临床实践、科研探索、文献挖掘这三个类型中选择自己的第一位导师,跟随导师抄方(每周至少一次)、识药等。进入“床边教学”阶段,学生又可以选择自己的第二位导师,跟随导师上临床,学习导师的临证思路。毕业实习时,再根据自己学习、跟师的经历,确定自己的第三位导师。该校国家级中医临床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金桂兰,这样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以后的学习会更扎实。”

蔡文婷说:“我刚入学时选择的是普内科老师。在学习中自己对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毕业实习选择了呼吸科的导师。”她表示,全程导师制度不仅使自己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老师,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中医临床思维也在跟师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该校注重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而这是一个漫长且全面的过程。比如在一年的“床边教学”中,学生要自己写病例病案,写完之后交给自己的带教老师修改。该校的中医病例,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例设置外,还加入中医四诊概要,并对病情进行辨证分析,在病例中体现中医特色。比如冠心病患者的病例,就要结合经典中有关冠心病的重要阐述,由源到流,对实际病情进行分析。此外,该校还专门开设了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训练课程,在跟师学习、课程教学、模拟教学、床边教学、毕业实习各方面,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形成。

在安排师承教育的同时,该校各附属医院充分利用所在地域的学术流派资源,发挥各医院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方面的优势,安排学生到“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参与整理、发掘、总结等工作,培养学生的中医学术传承能力。

学校规范与医院管理相融通,保证培养质量

该校在多年附属医院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中医学术传承与临床诊疗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从统一目标定位、建设标准、组织管理、教学要求、质量保障各方面着手,建立了制度衔接、资源融通、医教互动的工作机制。

统一目标定位,加强制度衔接。该校从2002年起,选择10多家三级中医院,增设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学校指导帮助各附属医院在办院定位上向医教研三位一体协同发展转变,促使医院改革内部激励考核机制,建立由院长主持、多部门参加的教学行政查房制度等,在制度和规范上保障临床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统一建设标准,加强条件保障。根据学校建设标准,各附属医院规划设立了相对独立的教学区,加强了教室、图书室、学生宿舍等教学硬件条件建设;建立了教学经费校院共同投入机制,保障学生活动经费、教学设施维护费等教学经费充足;在15家附属医院(床边教学点)建设了国家级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中心。

统一组织管理,注重机构建设。在各附属医院统一建立了医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科教科–教研室的三级教学网络。推动以课程为单位的全省大教研室建设,并于2017年建立了20家附属医院教学联盟,在联盟中统筹临床教师教学发展,通过岗前培训、专家教学巡讲等方式,每年举办4次培训班,培训人员600多人次。同时,打通了医院获取高校教师资格的通道,到2017年底,非直属附属医院已有183人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统一教学要求,规范教学运行。修订《毕业实习管理办法》《床边教学工作指南》等规章制度,完善《毕业实习大纲》《床边教学各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规范,以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内容、规范形式、强调可操作性,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自主研发和应用毕业实习管理系统、临床教学管理系统;建立了有50万条题目的临床考试题库系统,同步“三基”考核与训练;试点建设5个多点互动医学教育平台,整合临床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课程共享,推进人才培养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统一质量保障,提升教学水平。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该校建立了常规教学检查制度、督导听课制度、师生互评制度等,完善奖惩措施,保证教学质量。

该校还创新建立了基于第三方评价的附属医院教学水平评估模式,对床边教学进行专项评估,对附属医院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硬件是否达到要求;医院保障性的措施、管理体制等软件有没有到位,如教学工作有没有纳入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中;通过听老师上课、查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该评估模式启动早,具有前瞻引领性,形成的评估方案,荣获了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并被国内多家中医药院校借鉴采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借鉴这一方案,制定了中医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方案,并在全国实施推广。

该校还研发应用了毕业实习管理系统,实现全程精细化管理,采集分析教学数据,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开展年度临床教学质量检查,召开检查反馈会等,形成质量管理闭环。

创新成果获赞誉,推广应用成效显

该校医教协同“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获得了国家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的认可,被遴选为2017年全国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书面交流,并获得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该校对“三融通”体系的探索,要追溯到2002年。时任教务处处长的黄桂成,感到中医专业学生只在学校学习,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医临床思维不足,不符合中医教育规律,也不符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于是,该校从2002年起,着手加强附属医院建设,着力提升医院教学能力;到2004年学生入驻附属医院学习临床课程,开始了中医临床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2009年开始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并选择常见病种进行床边教学;2010年形成体系,进入检验期。通过8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最终形成现在的医教协同“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

学校率先提出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医教协同育人理论内涵,并根据这个系统构建了医教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确立了医教研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构建了制度规范、教学标准、师资发展、条件建设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形成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医教协同育人共同体,明确了协同的工作路径,解决了“医教协同”的核心问题。

该校是全国首家制订《附属医院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并实施了一轮评估的中医药院校,推进了中医教学工作全要素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了“医教协同”质量管理的关键问题。

学校率先在全国中医院校中构建起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技能实训一体化、相互融通的小班化临床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的协同达成,达到了理论掌握于临床、思维形成于临床、能力培养于临床,体现了医学教育的特殊规律。

该校将师承教育的合理内核有步骤、有计划地有机融入中医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针对不同学段,目标清晰、方法契合、环环相扣、不断递进的师承教育体系,重点强化临床课程与毕业实习阶段的师承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对抽象性极强的中医概念的自我建构,兼顾同质化和个性化培养,彰显了中医高等教育的特色规律。

身为“三融通”体系的具体落实者之一,韩旭认为,“三融通”体系符合医教协同的大趋势,做到了促进大学的整体理论教学水平提高,促进了附属医院带教老师的技能提高,促进了学生自身中医技能提高。2015年,教育部组织专业认证过程中,该校两所附属医院毕业实习学生,接受专家组随机考核,在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方面均表现优异,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2009至2016年,该校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稳定在全国2到5名,其中实践技能考核的通过率一直稳定在96%以上,位居全国中医院校第一。2014至2016年,该校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毕业生流向合理,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三融通”不仅在校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也起了引领作用。近年来,已有十多家中医药院校到该校交流学习。该校有18所附属医院被确定为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围绕临床教学改革,加强附属医院师资培训,共培训600多人次,均已成为规范化培训带教的骨干力量,与已建设的15个临床技能训练分中心一起,助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

60多年来,该校不断优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构建的“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构建理念先进,在课程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均实现了创新与优化,有效地提高了中医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碧陶)

首发:

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7月20日5版):

http://paper.cntcm.com.cn/html/content/2018-07/20/content_600852.htm

  

发布时间: 2018-07-21  | 通讯员: 杏雨网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161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