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鸡蛋羹、羊肉牛奶汤、生地黄鸡汤……这可不是啥暗黑料理,而是大补的营养菜啊!昨天,南京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迎来了《保健膳食工艺学》的最后一堂实训课,同学们亲手设计、烹饪出不同特色的药膳套餐。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小组有四五个同学,都戴着高高的厨师帽,身着黑白搭配的厨师服,有的切菜,有的配菜,有的负责蒸煮,分工配合,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各个小组的大餐就端上来了。
仔细一看,都不是寻常菜,可见是不一般的“厨子”。原来,各个小组做菜都有不同的目标群体,有的专门针对失眠人群,有的适合补血养颜,有的重在疏肝解郁。同一个套餐,或精致的冷盘点心,或热气腾腾的一锅粥汤,都指向同一病症,是实实在在的药膳。
“你尝尝,还是蛮好喝的。”几个女生向记者推荐了她们精心研制的石莲子鸡汤,并展示了黑乌乌圆溜溜的中药材石莲子。因为有养血止胀的功用,她们把它加入鸡汤,作为养胎安胎套餐的一种。记者尝了一口,有极淡药材的味道,但并不影响鸡汤的鲜美。几个男生则推荐了他们的生地黄鸡汤,只见一盆黑乌乌的鸡汤,飘着若隐若现的药材味,让记者心生畏惧,尝了一口,倒也不难喝,有种“大补”的感觉。据男生们称,此汤可滋阴补肾,治阴阳失调。不过旁边的老师提醒,此汤有补效,但不能频繁进补,否则适得其反。
负责《保健膳食工艺学》课程教学的庄明老师告诉记者,这门课程一学期共54课时,其中实践课占了一半。和一般的烹饪课不同,它要求学生掌握各类既可作为食品又可用于保健品的中药的知识及其加工方法,同学们要具备了中医基础、中药、食物原料、中药配伍等知识基础才能进入这门课程的学习哦!而最后一堂实训课,就是要求学生们能够设计出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不仅要符合现代营养学规律,更要体现中医的特质保健和辨证施膳原则。
“现在药膳更多是以概念的形式存在于餐饮店中,而且价格很高。”庄明说,希望这门课程的开设,能让同学们将药膳带到寻常百姓家,将来在养老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发:
南京晨报(2017年12月11日头版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