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岩教授应邀在我校丰盛楼报告厅作了题为"科学研究与基金管理"的讲座。讲座由谭仁祥副校长主持,我校各学院教学科研人员、在宁附属医院医护员工代表等四百余人聆听了讲座。

谭仁祥副校长主持讲座

沈岩教授作题为"科学研究与基金管理"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沈主任就从多个角度解读了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创新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公平性保障机制等。他认为,科学研究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以科学问题的提出最为关键,也是区分科学家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结合自己丰富的科研实践与管理经验,沈院士传授了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经验体会,特别强调文字表述必须做到“让外行看懂,让内行明白”。在提问交流环节,沈主任耐心细致、幽默风趣地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各类问题。沈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见解独到、风趣幽默、声情并茂,赢得了在场听众的一阵阵掌声和交口称赞。

讲座现场
最后,谭仁祥副校长代表南京中医药大学对沈院士的莅临指导和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并要求大家在今后科研工作中,一要注意思考凝练科学问题,争做有水平、有造诣的科学家;二要注重缜密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提升,做到再复杂的事理也能用通俗易懂、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清楚;三要做到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坚持探索,相信成功终会眷顾辛勤耕耘者。
沈主任的此次到访吹响了我校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进军号角”,相信他的讲座对营造学术氛围、引导科研选题、提升创新能力发挥着经久不衰的推动作用。
[沈岩院士简介]
沈岩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会委员、国家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人类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牙齿涎磷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乳光牙本质、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性癫痫发病有关、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SCN9A基因突变可导致红斑肢痛症以及CRYGS基因突变可导致单纯性先天性白内障等。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方面,提出了分析多基因联合效应与疾病关系的新的研究策略。以精神分裂症为切入点,在国际上首次以与疾病相关的整条通路为研究对象,阐明了通路上所涉及的基因组合作用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这一策略和方法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沈院士先后发表研究性论文百余篇,编撰学术著作多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并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和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