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中医专家德国“坐堂行医”17载

发布时间:2016-05-18 通讯员: ()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353

“早上好!请问您哪里不舒服?”4月18上午9点,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伊勒河谷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诊室,身着白色工作服的中医内科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龚婕宁,准时开始接诊病人。第一位是个50多岁的女病人,主诉潮热多汗、情绪低落郁闷、夜寐难以入眠…听着病患介绍,龚婕宁教授边记录边在电脑上斟酌开了一张纯中药处方。“非常感谢!”病人拿着处方微笑离开。第二位是个7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涂料过敏引起神经损伤,行走失衡,伴全身泛发性红疹.......从上午9点到12点,龚教授共接诊了12位病人。  

在相邻的针灸、推拿诊疗室,同样来自南中医的陈泰敏医师,正在用中医传统的物理治疗手段——针灸、推拿等,为病人治疗。患者中,有痛证、运动和免疫系统疾病、胶元性疾病、妇儿科疾病等。这一天,陈医生共为35人次的患者进行了治疗。  

龚婕宁教授、陈泰敏医师异国“坐堂行医”的镜头,是南中医与德国伊勒河谷中西医结合医院联手造福当地患者的一个缩影。“我校与德国伊勒河谷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合作已经有17个年头,中医中药在当地的影响力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南中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刘嵚告诉记者。  

1999年,南中医即与德国奥托伯依伦市达成协议,共同创建中国医学中心。“双方合作创建中国医学中心的直接动因是,当时的奥托伯依伦市医院人气不旺,而颇有远见的院长想借助中医中药拓展病源。”刘嵚介绍说,双方合作开始后,学校每年都会选派两三名中医内科及针灸、推拿科教授、医生,前去行医及进行教学研究。  

中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很多,德国奥托伯依伦市为何会把“绣球”抛给南中医?“这与我校在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声名远播有密切关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教授自豪地说。  

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摇篮”的南中医,有两块“金字招牌”,一块是“国际针灸培训中心”。1976年,国家卫生部委托南中医举办外国医生针灸学习班,1983年正式升格为“中国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另一块是“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世卫组织看好中医中药,曾两次派人到南中医考察,这里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打动了世卫组织官员。1983年8月,南中医首次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至今已是第8个任期。“30多年来,学校成功完成了许多合作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胡刚介绍说,学校还圆满完成了世卫组织赋予的社区康复实验课题,取得的经验被世卫组织向世界各国推广。  

“与德方牵手后,合作医院后搬迁至交通便利的伊勒蒂森市,医院也更名为德国伊勒河谷中西医结合医院,但与我校的合作一如既往。”刘嵚介绍,南中医每年派过去的专家、医生都是与伊勒河谷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西医们同堂行医,好些病人还是西医看不好而被推荐来看中医的,所以对中医临床能力是一个很大考验,“我校委派过去的医生都是好样的,他们用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夯实了中医在当地乃至欧洲的影响力。”  

2015年3月,龚婕宁教授、陈泰敏医师受学校委派来到伊勒河谷中西医结合医院。“这里诊疗的一大特点是西医诊断、中医药治疗。”龚婕宁教授告诉记者,诊疗病种涉及到多系统、多脏器功能及器质性病变,其中多数病人都是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或推拿治疗。  

“在德国做一名中医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必须具备扎实的中医学功底和熟练的临床技能,尤其需要具备较高处理疑难病症的能力,这也促使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深入思考复杂问题,临床治疗水平因此不断提高。”龚婕宁教授坦言。从去年3月至今,龚婕宁和陈泰敏两位医师已诊治患者约13000多人次,广受病人好评。龚婕宁告诉记者,中医使用天然药物和物理疗法治疗疾病,既有一定疗效毒副作用又小,所以为不少德国患者认可。此外,德国的医患关系非常和谐,病人对自己的医生很信任,对医生交代的事情会认认真真完成,所以也容易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除常规诊疗外,南中医的“使者”们还不定期承担中医咨询工作,以及对当地医生进行中医培训和临床专题讲座等。“高峰的时候,一次培训的医生就达三四百人,我校还为德国欧洲中医协会推荐的学生提供来宁中医药及针灸硕士课程教育。”刘嵚介绍说,双方还成功开展了中医临床科研项目合作,如一项为期5年的科研课题——临床运用针刺法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使针刺降压的疗效得到证实,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著名心血管专业杂志《循环》上,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评价。目前,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科研项目正在进行之中。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2010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为南中医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时所言。  

“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要之言是新形势下中医药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指南。”胡刚表示,与德国伊勒河谷中西医结合医院17年的亲密合作,有效地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下一步双方还将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力争为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广泛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廷玉

首发:

中国江苏网(2016年5月17日):

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6/05/17/028698383.shtml#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