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中医脑病学重点实验室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15-11-09 通讯员:唐娟娟 (基础医学院)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64

2015年10月中旬, 我校转化系统生物学和神经科学及中医脑病重点实验室陈刚教授参加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45届神经科学学会年会(SFN),并在其中的“情感疾病:临床模型和治疗方法”中作了题为“Pre-pregnancy stress potentiates long-last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regulated by Disc1 signaling(孕前应激促进长期的产后抑郁症及Disc1的调控作用)”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陈教授介绍了实验室成员在创建新的更符合临床的产后抑郁症模型,及与新的DISC1通路介导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报道了中药越鞠丸可以对此难治性产后抑郁模型中发挥作用,激发了广泛兴趣与关注。美国神经科学协会(SFN)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致力于研究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科学家和医生的非营利性组织,参会人数近3万。

陈刚教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45届神经科学学会年会(SFN)作报告

此次访问期间,陈刚教授特别邀请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骨外科终身教授、医学院院长特别助理、骨外科科研教育合作部主任、健康科学中心基因探索中心主任顾维宽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2015年10月27日下午,顾维宽教授在唐仲英科技楼三楼报告厅作了题为“Genetic regulation of spontaneous arthritis in the mouse deficient for 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陈刚教授主持,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顾维宽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顾维宽教授以其渊博的知识、清晰的思路,为在座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对功能基因组学与高通量基因变异发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实验室利用高输出技术研究小鼠骨骼肌肉疾病模型的突变基因,其创新的思维和缜密的科研论证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誉。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顾维宽教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并鼓励学生们勤于思考,加强国际交流。与会师生受益匪浅。会后,顾维宽教授在陈刚教授陪同下参观了我校转化系统生物学和神经科学及中医脑病重点实验室,重点了解了拥有多种模式动物的SPF级动物房及实验系统生物学平台的建设情况,对日后与本实验室及本校其他研究人员长期合作提出期望。

据悉,这是中医脑病学重点实验室系列学术交流的一部分,在此前9月20号举行的中国神经科学会和亚大地区神经科学联合会的会议上,陈刚教授组织国际国内学者进行了题为“快速抗抑郁新机制的研究进展”的学术专题讨论会,邀请了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路新云,强生公司研发部门主管陈光等在内的知名学者进行研讨,并做了“Yueju pill as a rapid antidepressant: an old medicine, a new story(越鞠丸快速抗抑郁:老药新机制)”的演讲,也吸引众多感兴趣的神经科学研究专家与研究生。在本月下旬,中医脑病学重点实验室还将开展“孟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的学术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