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药学院与《扬子晚报》“小能人”栏目组开展了多项合作,今年,为进一步扩大学院的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学院与《扬子" />

药学院“中药文化进小学——小能人课堂”夫子庙小学首次开讲顺利进行

发布时间:2014-04-02 通讯员: (药学院)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298

 

331下午,药学院学生会与扬子晚报社小能人课堂联合举办的“中药文化进小学——小能人课堂”在南京夫子庙小学开课。《扬子晚报》“小能人”栏目组的王侠记者、学工办丁思喆老师随行参加了活动。

近年来,药学院与《扬子晚报》“小能人”栏目组开展了多项合作,今年,为进一步扩大学院的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学院与《扬子晚报》再度联手,着力打造“中药文化进小学——小能人课堂”深度合作项目。今年3月活动开展前期,学院选拔了一批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志愿者,经过中药资源教研室老师的精心培训后,让大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定点小学开展中药文化传播课程。31日下午,32012级中药班同学给40名小学生做了主题为“金银花的性质与扦插”的授课,作为“小能人课堂”活动的第一站,本次课程上得非常成功,配合精心准备的花盆、金银花枝等教具,大学生志愿者们讲得形象生动,小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周佳首先为小学生们讲解金银花的性质,从“金银花”名字的传说开始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利用孩子们熟悉的王老吉饮料、宝宝金水等金银花相关产品来解读金银花的入药部位及功效,讲解过程中,为了激发小朋友们动脑的积极性,周佳不断抛出问题,孩子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师生间形成热闹活跃的互动效果。在小朋友们了解金银花的基本信息后就到动手操作的环节了,另一名志愿者严楚来到小学生中间,为他们示范正确的扦插方法,从剪枝、摘叶到浸液、扦插、浇水,一步一步耐心介绍与示范。助教袁为远也积极配合,按小组指导小朋友们实际操作,纠正不恰当的手法。整个环节,每个小组的小学生们都加入了讨论与实际操作,在志愿者们的协助下顺利将金银花盆栽扦插完成。授课全程氛围活跃,气氛融洽。

 

“扬子小能人”栏目组与我校药学院的合作已有多年,至今已举办过参观中药植物标本馆、炒制中药、制作香囊、户外采药等多项活动。今年的“小能人课堂”更是一项双赢的活动,在培养了小朋友们对中药的兴趣与热情、大力弘扬了院系特色文化的同时,也将学院大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学院同学的专业认同感和自信心。在接下来的八周时间里,药学院将继续安排志愿者,走进五老村小学、夫子庙小学,给小学生们普及中药文化知识,做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