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江苏中医流派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常州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17 通讯员: (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 责任编辑:周杨浏览次数:43

11月16日,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孟河医派分院、常州市中医医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专委会承办的第二届江苏中医流派传承创新发展大会暨世界中联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第十届国际学术大会在常州开幕。本次大会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医流派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教授、肖伟教授,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查德忠,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科教处处长、二级巡视员石志宇,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院长赵霞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仁寿教授主持。

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何小茜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孟河医派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影响深远,愿与各方携手,汇聚智慧,共同谱写中医流派传承创新发展的篇章。

何小茜致辞

赵霞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及江苏中医流派研究院的发展情况。她指出,南中医高度重视中医流派研究,系统开展了文献研究与学术挖掘并启动了中医医案大典编纂及中医大模型研发等工作。她强调,要汇聚各方智慧,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流派传承创新,促进中医流派学术繁荣与成果转化,让千年医脉焕发时代生机。

赵霞致辞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学术部项目主管何洁在致辞中表示,世中联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标准制定与文化传播。中医药文献的整理挖掘和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她期待与江苏深化合作,共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何洁致辞

石志宇在讲话中强调,推动中医流派传承创新是传承中医药学术精髓、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他表示,省中医药管理局将持续强化政策保障,完善传承创新体系,支持各流派互鉴共进,共同谱写中医药强省建设新篇章,服务人民健康福祉。

石志宇讲话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江苏省中医古籍研究中心、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案大数据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以及《江苏中医药》杂志《江苏医派》栏目启航仪式。

中心揭牌及启航仪式

主旨报告环节,肖伟、陈香美、王新陆、岐黄学者张冰、岐黄学者王振国、《江苏中医药》杂志副主编吴宁分别作题为《功效物质驱动的名医验方中药创新药研发》《AI 驱动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高质量发展》《仁爱思想与齐鲁医派》《孟河京派颜系临床中药学思想传承创新》《异法方宜——地域性医学流派发展趋势与特点》《中医流派研究类论文写作思路与投稿技巧》的专题报告,从不同维度阐释了中医流派在现代中医药发展中的价值与路径。

肖伟、陈香美、王新陆、张冰、王振国、吴宁作报告

大会设立“流派传承”与“流派理论”两个分会场。“流派传承”分会场中南京中医药大学狄留庆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李应存教授、新加坡中医学院何霞芬博士先后作报告。来自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及各分院的35岁以下青年学者严航、袁帅、陶以理、彭健、朱子龙、谢楚等分享在孟河、吴门、龙砂、澄江针灸、山阳等流派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与临床心得。“流派理论”分会场中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医流派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文献整理与现代转化等主题作报告。

大会还设立了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及分院建设成果展,集中展现了江苏中医流派研究的成果,包括学术专著、特色制剂、特色诊疗技术、非遗项目、文创产品等。

本次大会不仅促进了各流派之间的学术碰撞与经验互鉴,也为江苏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与动力。大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中医流派学术体系的系统构建与创新发展,为中医药强省建设与人民健康福祉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

广西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戴铭教授,孟河医派代表性传人、江苏省名中医申春悌教授,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