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学斌书记出席中国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讨会暨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高质量建设联盟第三次会议

发布时间:2025-08-18 通讯员: (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周杨浏览次数:10

8月15日至17日,中国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讨会暨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高质量建设联盟第三次会议在合肥召开。本次大会由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高质量建设联盟主办,安徽医科大学承办。来自全国近40所院校、科研机构的养老服务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联盟创始理事长、学校党委书记乔学斌,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安徽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振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吕雄文、洪静芳分别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

乔学斌致辞

乔学斌在致辞中指出,联盟自2022年11月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倡议组织成立以来,呈现出强大凝集力,有力推动了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他强调,面向“十五五”,联盟要以更加宏阔的视野构建育人新范式,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筑牢价值根基,将“孝亲敬老”的文化血脉、“仁心仁术”的职业信仰深植育人全程,培育兼具服务智慧与人文温度的新时代养老人。二要强化融合创新,打破学科藩篱,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养老服务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融汇转化。三要拓展开放格局,构建中外互鉴、东西协作、城乡联动的人才共育网络,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中国智慧贡献养老方案。期待全体同仁以“时时牵挂于心”的使命感,破解养老服务的时代课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夯实人才培养的百年根基;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力,共绘多元协同的发展图景。

乔学斌作主旨报告

乔学斌应邀作题为《中国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主旨报告。报告紧扣银发浪潮下的时代命题,从“中国式养老”的独特性分析、现有培养体系的痛点与挑战视角提出为何需要构建“中国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基于人民至上、立足国情、多元协同、分层分类、德技并修的核心理念,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构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多层次教育体系阐述了中国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从创新培养理念、教学体系、协同机制和突破“单一学科”迈向“跨界融合”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养老服务本科人才以及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上的探索与实践;立足于持续面临的挑战,提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未来发展应锚定健康中国战略锻造医养康养融合的整合照护能力、响应人工智能浪潮淬炼智慧技术应用与伦理反思能力、把握银发经济产业升级机遇培育老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顺应长寿社会文明跃迁培育生命关怀与沟通能力等“四大新能力”。

国家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医养结合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教授,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经济与保障研究部副部长郝晓宁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吕军教授分别作专题主旨报告。8所联盟院校代表作人才培养交流发言。

会议现场

会议发布《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培养“合肥宣言”》,提出新时代呼唤中国式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倡议坚持中国特色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培养之路,明确了完善全周期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健全人才标准体系等工作任务,旨在进一步推动形成全国同行院校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共育高素质养老人才、共担时代使命的新局面。

会议期间,联盟秘书长、校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王明强主持召开了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高质量建设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商议联盟工作、交流专业建设,并确定中华女子学院为联盟下一届轮值理事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