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由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中医药文献研究院主办的中医流派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利用培训班在仙林校区顺利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院长赵霞,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科教处副处长汪海波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吴门医派分院、孟河医派分院、龙砂医派分院、澄江针灸学派分院、山阳医派分院、温病学派研究所、中医药文献研究院的有关领导、业务骨干、研究生等近80人参加培训。开班仪式由中医药文献研究院副院长杨光明主持。
中医药文献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沙乘风代表研究院致欢迎词,对省中医药管理局长期以来对研究院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
沙乘风致辞
汪海波寄语学员,要珍惜培训学习机会,提升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将各流派学术思想、诊疗技术、临床经验中的精华推广到基层一线,让基层群众受益。
汪海波讲话
赵霞在讲话中指出,中医流派研究的核心是研究流派学术思想,最终是为了服务临床。举办此次培训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开展中医流派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利用的能力与水平。赵霞对培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以竹之虚怀,广纳百家之长;二要以荷之潜心,深植临床土壤;三要以萤火之光,共聚传承星河。
赵霞讲话
开班仪式上,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仁寿宣读了《江苏中医流派文库》2025年度立项书目名单。
陈仁寿宣读立项名单
培训环节,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教授,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江凌圳主任中医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闵凡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赵家栋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杨涛副教授分别以《江育仁儿科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浙派中医丛书>传承创新之路》《社会史转向与20世纪以来医学史的研究和书写》《医药写本文献校读与研究——以敦煌写本和日本<医心方>写本为中心》《人工智能视野下中医流派文献与临床经验研究》为题进行授课。
专家授课现场
实践教学环节,研究院组织参训学员赴南京市中医院金陵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进行现场教学。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耕中医流派学术沃土,围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培养高水平流派传承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