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我校第七届“思正杯”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在仙林校区举行。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晓,团委书记史文川,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邵洁雯,教务处副处长牛浩,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及师生代表参加。大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洪雷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安宝在致辞中指出,思政课教学主要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沉浸式教学三种路径,大学生讲思政课正是三种教学路径的结合。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加本次决赛的17名选手分别围绕主题,用学生的视角、缜密的逻辑、鲜活的案例、青春的语言诠释他们对新时代思政课的理解和感悟。
比赛现场
此次大赛评委由9名教师和10名学生组成,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原则。评委依据选题意义、授课内容、教学效果、课件制作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综合打分。经过激烈角逐,方睿元(第一临床医学院)、梁淼雅(针灸推拿学院)、李婕(中西医结合学院)获特等奖,唐诗(中西医结合学院)、杨慧敏(马克思主义学院)、伊力尕尔·阿力木 (医学院)等6名同学获一等奖,甘易雯(中西医结合学院)、李仕康(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夏依代·吐尔逊(中医学院)等8名同学获二等奖。
颁奖现场
刘晓对每一位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精彩点评。他指出,“思正杯”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已连续举办七届,是初冬时节最温暖人心的学生活动之一。比赛中,同学们用“小切口”讲“大道理”,关注身边事讲述天下事。他与参赛同学分享三点期望。第一,“要做先生,先做学生”。只有把本领学好,把理论吃透悟透,才能讲好思政课。第二,“心怀天下事,常报家国情”。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有源源不绝的成长动力。第三,“心中有信仰,脚下有方向”。要和主旋律站在一起,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成就最好的自己。
本次大赛自11月初启动以来,学院教研室就成立指导教师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结合教学内容、中医药院校特色、相关热点问题、学生成长实际确定选题,指导帮助选手备赛,在师生教学共同体中实现教学相长,激发教师教学探索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