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南京中医药大学:七秩正青春,奋进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4-10-14 通讯员: (杏雨网) 责任编辑:程慧娟浏览次数:32

1015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将迎来建校七十华诞。南中医七秩校史,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史,是一代代南中医人接续奋斗的创业史。站在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这所为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奠基的学校,也早已明晰了矢志一流的奋进方向。

不忘本来:正本清源,为高等中医教育奠基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明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历经几千年传承发展,已成为最具中国特色、最具原创优势、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门学科。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提出了“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中医药教育沿用传统“师带徒”模式的同时,正式转向构建院校教育体系的探索。19541015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正式成立,承淡安、由崑、叶橘泉组成首届领导班子,一批大江南北的名医名家咸集金陵。

追根溯源,南中医肇始于对党中央传承发展祖国医学这一号召的积极响应。19553月,学校领导在第一期中医进修班、针灸专修班开学典礼讲话中明确提出,学校的办学使命“就是要培养中医、提高中医,要学习研究中医经典,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做到古为今用。”“培养中医、提高中医”这一办学宗旨的提出,发出了当时中医院校教育的先声。创校先贤们延揽大批中医名家投身中医药教育,区别于其他地方进修学校,遵循以中医课程为主的办学理念,将工作重点放在教材编写和师资培养上。他们筚路蓝缕、从无到有,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提纲挈领、删繁就简,提取出符合现代要求的中医药教育表达形式,短短几年内编写出第一批科学、实用、系统的中医药教材,其中《中医学概论》获《健康报》头版评价“从理论到实际概括了中医学术的全貌,贯彻了中医整体思想,在指导临床实际上突出地显示出理论的指导作用,克服了古今各家的偏见,把读者引导到学习中医的正确方向”。学校开展师资进修班和巡回医疗班,创造性引用人民解放军中“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交替教学法”,培养出第一批优秀的中医师资,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医高等教育发轫之初“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难题,初步构建出具有中医自主知识体系的高等中医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高层次专门中医药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雏形,为新中国中医高等教育由传统师承模式向院校教育模式的成功转变奠基。

1956年至1958年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成立后,全国各地中医学校相继成立。为协助解决中医院校师资匮乏的燃眉之急,南中医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无私地输出包含董建华、王绵之等7个教研组8位正副组长在内的首批中医高等教育师资,并先后输送57名教师前往支援。此后又受卫生部委托举办多批全国中医师资进修班、中医教学研究班等,和“四所老校”一起共同承担一版统编教材编写任务。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扩建挂牌,当时的卫生部把南京中医学院列入首批成立的五所老校,行文序列为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即“东南西北中”,南京居中,正是基于南中医为高等中医教育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此后,南中医播撒的中医药教育火种燃遍全国各地,南中医的校友们在全国中医药教育领域辛勤耕耘,2009年评出的首批30位国医大师中,就有10位是南中医校友,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内涵式发展实现跨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医药风雨飘摇的晦暗时刻,南中医首任校长承淡安先生便有言:“夫西洋科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学术,自有其江河不可废之故。”建校之初,由崑副校长与师生学员打成一片,创造性应用“三兵教学法”,深夜为编纂教材的师生烧茶送水的故事在南中医留下一笔佳话。创校先贤们这股对于“东方医学”的自信精神、鞠躬尽瘁培养后学将之发扬光大的敬业精神,不仅激励着那时的南中医人兴校创业,筑起“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也让“自信敬业”成为注入南中医人骨子里的精神血脉,成为今日南中医的校训。而70年办学历程中,一代代南中医人勇闯新路、勇攀高峰的奋斗史,又为这四个字作了最厚重的注解。

从朱雀桥边邀贵井14号的小院起步,发展为如今拥有仙林、汉中门、泰州一校三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70年来,南中医紧跟时代、乘势而上,不断书写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的精彩篇章。从中医、中药单一学科,到不断完善的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再到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瞄准前沿建立交叉创新学科,南中医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和人民健康需求办学,始终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医药发展规律。在“仁德仁术仁人”“三仁”教育理念指引下,学校坚持“学贯中西、至精至诚”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协同校府、校院及校企合作,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中医药人才。70年来,学校获得6项国家教学成果奖,走出了仝小林、肖伟等7名院士,周仲瑛等14名国医大师,培养了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数十万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健康中国建设的生力军。从参与流行性出血热的救治,到唐山、汶川抗震救灾与抗击新冠疫情的逆行出征,从一批批西部计划志愿者到一个个潜身大山支教的研支团成员,南中医人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挺膺担当,彰显“大医精诚”本色。

严谨治学、追求卓越是南中医人一以贯之的学术追求。从以“条条追根,字字落实”的“冷板凳”精神盛世修典,编纂出《中药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本草》三部大书成就学术丰碑,到连续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保持在100项以上,收获“中医癌毒病机理论构建”“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等重大科研成果,五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从攻坚克难拿下10个新药证书,到建设以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平台,探索研发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从7个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1%,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1‰,到在全国中医药高校中首次以第一单位在Nature(《自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南中医在学术科研的躬耕上步稳蹄疾,致力于实现更多“从01”的原始创新和重大突破。

坚持融入世界潮流,提高国际化水平,南中医在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作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如今的南中医已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培养了包括苏里南国家前总统陈亚仙、“欧洲中医之父”马万里、推动澳大利亚中医立法“第一人”林子强等在内的近万名海外中医药人才;为众多海外中医药办学机构的中医学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提供了“南中医范例”;连续第十一次被确立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强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做好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建立2家中医孔子学院、4个国家级海外中医药中心、4个国际经方学院海外分院,支持共建的瑞士中医药中心建成欧洲第一所可授予中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独立中医药大学。南中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中医+中文”模式,打造“融入生命生活”的国际传播品牌,为服务全球卫生治理和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注入强劲动力。

面向未来:守正创新,高质量续写一流新篇

在全国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当下,面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布局的机遇和挑战,南中医将坚持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制定的“路线图”,实施“人才强校、学科攀峰、创新驱动、开放协同、文化引领”战略,统筹推进“五大牵引性工程”“四大攻坚类行动”,向建设中医药学科实力更加雄厚、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专业体系更加健全、质量至上的育人体系更加先进、追求卓越的治理体系更加完、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加突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流中医药大学迈进。

南中医将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专业布局,聚焦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淡安书院通识教育改革、教育部101计划”实施,依托国家重点产业学院,探索“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打造新时代高等中医教育的“新摇篮”。

南中医将聚焦中医药主干学科建设,聚力“双峰打造”工程促成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以有组织的科研管理持续实行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度,加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以大平台推动承接大项目、孵化大成果,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解锁“卡脖子”技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医药振兴发展。

南中医将主动对接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双高协同”工程,打造临床研究院、专病研究院、校院企联合实验室,构建校院企协同发展共同体,强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增进高水平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传承好中医药“文化基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南中医力量。

传薪七秩,奋进一流。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与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同频共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将以更加奋发的姿态砥砺前行。(刘晓 丁思喆)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41014日第1

http://paper.cntcm.com.cn/bz/html/content.html?date=2024-10-14&pageIndex=1&cid=1&articleId=NPK3iJIBiypdL4GE3t-7&articleInde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