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日,我国中医学泰斗、教育家,首届国医大师,原南京中医学院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周仲瑛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6岁。
一隅诊室、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时耕耘。周仲瑛是新中国中医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内科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开创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学术体系。从医从教75载,周仲瑛多次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采用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及内伤急疑难重症患者。2007年,他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2019年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发皇国医泽惠苍生,立学立言作育英才”。告别大厅内悬挂的挽联,道出了周仲瑛致力于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一生。
屡起沉疴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设置的周仲瑛追思处,来自南京某社区的何女士和父母手捧鲜花前来吊唁。1998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求学的何女士因患肺脓疡,多器官功能衰竭,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昏迷3周,生命垂危。医疗团队束手无策之际,老校长周仲瑛得知本校学生病危,亲赴医院探望诊治。他以扶正固脱、清化痰热、平肝熄风、开窍醒神数法复合并投,从多环节协同增效。随后,他两周三次调方,何女士神志慢慢清醒。救治月余后,何女士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成功救了回来。
“流芳百世,遗爱千秋!大医精诚,永存不朽!”何女士在吊唁现场郑重写下悼词。
周仲瑛生前常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从事临床工作75载,他在中医内科尤其是治疗外感内伤、急难重症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之所以选择急难重症这块常人眼里难啃的“硬骨头”,“一是临床有效,二是患者需要,加之疑难病与急性病本身也有密切联系”。
周仲瑛一生与传染病和疑难重症交手无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暴发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周仲瑛带领团队深入苏北疫区近10年,经治千余名患者,总结提炼出“三毒致病”等学说,使患者病死率从之前的平均7.66%降至1.11%。这一成果作为当时我国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最高水平,获198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1979—1989国家重大科技成果项目。此后,从2003年“非典”到新冠疫情等抗击重大传染病的“战役”,周仲瑛始终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膺担当。
周仲瑛常说:“中医不是慢郎中,抗击疫情,中医药大有可为。”在九旬高龄之时,周仲瑛还勉力完成了关于中医辨治外感热病的呕心细论,为抗疫一线迅速应对新冠疫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师古弥新
“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知常达变,法外求法臻化境;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绽新葩。”步入耄耋之年时,周仲瑛写下的这几句话,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周仲瑛毕生致力于在自主创新中推进中医学的发展,他率先提出流行性出血热“病理中心在气营”“病理特点多为气营两燔,到气就可气营两清”等创新理念。他以“病机十三条”为纲,构建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形成以“审证求机、活化辨证”为灵魂的学术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构建中医内科学学科体系是周仲瑛对中医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着手创建内科学总论和辨证论治纲要,确立了以脏腑为辨证的核心,以及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分化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他用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的新体系,奠定了中医内科急症学科发展的基础,留存的近8万份临床病案也为中医的发展传承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周仲瑛始终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先后带领团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级课题42项,获各类科技奖励4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42部,推动了中医药科技发展。
年届九旬,因身体原因告别临床的周仲瑛仍笔耕不辍。考虑到老先生身体原因,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团队把工作地点“搬”到了周仲瑛家中,团队成员一周要去4次以上商讨学术工作。有段时间,周仲瑛身体不太好,为了让他好好休养,成员去得少了,周仲瑛立刻打电话过去问:“你们怎么没来呢?”
桃李天下
1954年,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作为该校第一期中医进修班学员,周仲瑛入学时,全国还找不到一本符合高等中医教育要求的正规教材,学生只能用任课老师编写的临时讲义。
经历了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从无到有,在周仲瑛看来,培养好后继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1963年,卫生部在庐山举行首次全国中医教材会议,周仲瑛把自己撰写的中医内科学讲稿无私奉献出来,成为全国二版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讲义》的蓝本。他还将许多临床验方写进教材,先后主编、副主编《中医学概论》《中医内科学》等教材、教参。
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期间,周仲瑛始终坚持中医特色的办学方向,提出了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开创新模式。从主编一大批全国统编教材,到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立;从开设中医内科急症学课程,到开办专业班、研修班、进修班,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杏林秋黄,叶落无声。熟悉周仲瑛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无论是给学生还是给同事修改审阅文章,他始终坚持用铅笔作批,以示学术地位上的平等。如今,这支“永不褪色的铅笔”,将化作长河之星,指引中医后学不断向前,生生不息。
□通讯员 刘丹青 特约记者 程守勤
链接:http://jkbshare.183read.cc/article/5096476/5.html
来源:《健康报》(2023年10月10日 第 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