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来自新疆医科大学民族团结实践团的23名师生与我校青年一起,携手开展“石榴籽 祖国行”融情文化交流实践活动,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团师生首站来到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参观中国医史馆、江苏中医馆、中药馆、养生文化馆等展厅,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千年传承魅力,全方位了解江苏中医药特色成就和我校文化底蕴。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和我校青年学生共练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团委书记陈小进、副书记丁思喆,党委学工部新疆驻派老师和团委社团管理部负责老师、青年学生代表等陪同参观。
实践团师生参观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
中午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北广场,浓浓民族风情的巴扎集市热闹非凡。实践团师生化身新疆文化“代言人”,在热情洋溢的新疆歌舞表演中开展新疆文创产品展示、民族特色服饰换装、新疆干果品尝等活动,展示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民族团结和谐、旅游风光宜人的良好形象,让南中医师生领略神秘西域、大美新疆。我校大学生社团在活动现场作书法、汉服等传统文化展演,两校民族乐团学生现场即兴共奏《青春舞曲》,载歌载舞,青春洋溢。我校师生被实践团的热情所感染,纷纷加入换装、歌舞行列,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巴扎集市
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201会议室,实践团师生与我校学生会、“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团支书以及各学院的民族学生代表一起开展交流座谈会。两校学生就团学工作、校园文化、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民族医药传承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互动。会上,两校学生代表互赠纪念品。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结束后,“我从新疆来”主题报告分享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217报告厅开展。实践团成员分别带来“断臂男孩”的英雄故事,沙海老兵张远发屯垦戍边,扎根新疆的感人事迹,“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在泥地中帮助游客免费推车的故事,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退役军人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入冰窟小孩安眠在帕米尔高原的故事。他们用心动情的宣讲,将这些来自新疆的榜样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现场师生面前,让在场师生动容。
我校“青春宣讲团”成员、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王纤易结合自身实践,讲述跟随学校远志服务团在贵州榕江县栽麻镇中心校支教过程中所见到的“现代化大山”,表达只有实现“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号召青年志愿者秉承志愿服务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年力量。
报告会上,实践团师生还向我校青年介绍了由新疆医科大学发起、腾讯公益支持的库提热木“暖心阅读”图书室建设项目,号召大家用爱心助力乡村振兴,汇涓涓细流,筑童心梦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操场上一片欢歌笑语,“石榴籽 祖国行”草坪文艺汇演正在进行。实践团师生带来的民族舞蹈、哈萨克语弹唱、多民族歌曲串烧、民族服装秀等表演与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带来的傣族舞、街舞、对唱等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现场掌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青春气氛。这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艺汇演,尽展新时代各族青年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草坪文艺汇演现场
一场跨越3600余公里的“石榴籽 祖国行”活动,让新疆医科大学学子与南中医青年手拉手、心连心,增进友谊的同时,也在两校青年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