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发布时间:2021-03-19 通讯员:姚宇轩 (团委) 责任编辑:周璐浏览次数:950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我校申报的“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实践育人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全国入选百所、省内入选五所高校之一。

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认真研究符合学校学生成长成才特点的实践育人路径,在持续实践探索中打造出一批实践育人品牌项目。

其中,已连续开展了14年的“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实践育人项目将青年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相结合,将学生本领锤炼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将中医药文化传播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磨砺医术、锤炼意志的大熔炉,搭建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大舞台,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奉献、成长、成才。项目已收获了较好的育人成效,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贴合国家需要和具有学校特色的高质量实践育人品牌,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全方位培养一流人才提供可靠保障。

本次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实现了项目品牌向国家级地跃升。学校将继续发挥“实践育人”载体的独特作用,不断强化实践育人功能,为学校“双高”建设贡献力量。



【链接:农民健康百村工程介绍】


14年的坚守与创新


“农民健康百村工程”于2007年7月由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江苏省红十字会、《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团省委《风流一代》杂志社共同发起。14年来,面向基层百姓,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发动我校青年师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在省内外贫困落后地区开展大型义诊、培训当地的医疗卫生骨干提高医疗水平、宣传健康科普知识提高百姓对医疗卫生的认识、推广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为农民群众提供脱贫致富新途径、开通电话网络建立患者与高水平专家之间的联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送医药下乡为农民带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疗服务、宣传健康知识急救技能普及等活动,直接把中医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切实为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疫情之下的2020年暑期,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以互联网医院和4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桥梁,连接起100余位省级三甲医院高级别专家和22个省份贫困地区千余名农村病患,成功架设起疫情防控形势下大学生服务基层的云梯,搭建了“省-村”医患沟通新桥梁。项目管理中构建“5+5”实践育人模式,搭建思想引领、实践指导、志愿培训、专业技能、实践基地五大实践育人平台,将中医药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学团教师纳入导师队伍,指导项目朝着时代化、科学化、常态化、项目化、模块化方向发展,着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农民健康百村工程项目开展场景


切实服务社会:把中医药服务直接送达田间地头


“农民健康百村工程”从诞生起就找到了天然的土壤——深深扎根农村基层、坚持服务农民健康,为农民群众架起了一座健康之桥、大爱之桥。项目启动至今,已在泗阳卢集镇、常州孟河镇、安徽五河县、河北景县、河南顺河回族区、贵州榕江县等地开展了33站大型医疗服务活动。14年来,“农民健康百村工程”直接服务农民群众93000余人,培训基层医护人员2350余名,捐赠药品、物资总计92.8万元,建设基层医疗合作单位18家,投入专家志愿者689余人次,以及来自国内以及新加坡、泰国、秘鲁、美国、马来西亚、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志愿者3300余人次。志愿者深入23个省、直辖市的基层村镇。项目受到学校青年大学生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受到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实践育人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农民健康百村工程项目开展场景


育人成效显著:在基层服务中升华人生价值


“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将“仁德、仁术、仁人”教育理念逐渐变成了杏林学子的人生信念和行动自觉,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绚丽的风景,成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宝贵的资源和载体,激励造就了一大批关注民生、关注农民,服务农民、服务人类健康事业,德行高尚、志存高远的杏林学子,有力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和优良校风的建设。“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07年以来,参加“农民健康百村工程”的青年志愿者中走出了一批扎根基层、奋斗奉献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在“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志愿服务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在工作岗位上主动要求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西部贫困县挂职的干部,以及2008年赴汶川地震灾区志愿者、2020年抗疫逆行的战士中均有参加过“农民健康百村工程”的我校师生。

农民健康百村工程项目开展场景



2007年,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原会长彭珮云为“农民健康百村工程”题词,表达了对项目的关心与期望。项目的持续推进,在省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惠农解病厄,所到之处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被农民兄弟誉为“医患的彩虹”“健康的天使”“田埂上的医疗队”“健康知识的播种机”。大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揣梦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播撒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为健康中国助力,把青春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原会长彭珮云为“农民健康百村工程”题词

2014年10月10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大医博爱阡陌间》为题报道项目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