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为复兴针灸绝学、开创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鞠躬尽瘁,南京中医药大学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120周年

发布时间:2019-10-19 通讯员: (杏雨网)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296

交汇点讯  今年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5周年,也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先生诞辰120周年。10月15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建校65 周年纪念日当天,召开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120周年大会,追思以承淡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医药人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创校先贤们继往开来的崇高精神和杰出贡献,传承并弘扬承淡安先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发皇国医、执中守正的文化自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以及献身杏坛、死而后已的赤子情怀。海内外嘉宾、承淡安先生弟子代表、南京中医药大学师生校友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了大会,承淡安先生铜像同日揭牌。承淡安先生1899年出生于江苏江阴一个中医世家,毕生以复兴针灸为己任,始终秉持“立足中医传统理论,不断加以整理提高”“以旧学为根据,用科学作化身”的执中守正、开拓创新精神,指导中医临床、学术和教育实践。承淡安创办了我国最早的针灸学术专业期刊《针灸杂志》,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附设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针灸疗养院,形成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为现代针灸学科做出奠基性贡献。

1954年,承淡安衔命筹建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的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并担任首任校长。他和南中医创校先贤们既尊经崇典,又融会新知,以开放胸怀进行改革创新,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发掘凝练中医药学的教学学术体系,组织编写了第一套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师资,实现了中医药传统师承教育模式向现代院校教育模式的转换,为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


承淡安一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民众疾苦、科学进步紧密相连。在针灸学术几近湮没之时,他汇通中西、精研学术、广育英才,为复兴针灸绝学、奠基现代针灸学科呕心沥血;在民族危亡之际,他行医济民、公开所学、传授医术,以一把银针、一支教鞭为实现“针灸抗日”“教育报国”的宏愿殚精竭虑;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培养中医、提高中医”的号召,坚持衷中参西、尊经重典、守正创新,以坚定的中医自信为开创现代中医高等院校教育模式鞠躬尽瘁。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高度评价了承淡安在复兴针灸绝学、奠基现代针灸学科和开创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程纯表示,承淡安先生一生带着“复兴金针、济民兴邦”的豪情,勠力“不拘形式、与时俱进”的教育实践,坚守“衷中参西、中体西用”的文化立场,铸造“提挈精神、勿忘勿怠”的坚毅品格,弘扬“渡尽苍生、祛除疾苦”的崇高医德,始终保持对国家和民族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为继承中医药不懈奋斗的进取之心、不断传扬发展祖国医药的自信之心、矢志不渝培养中医人才的拳拳之心和无私奉献广大人民群众的大爱之心。今天,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医药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因此,纪念承淡安先生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坚定民族自信、以我为主,坚持开放融汇、兼容并蓄,坚守家国情怀、爱岗敬业,守发展中医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奋力创建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一流中医药大学,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南中医智慧和力量。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表示,承淡安为构建现代针灸学科体系进行了不懈努力,是我国近现代针灸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他学贯中西的教育思想、兼容并蓄的学术风范、学用相长的实践思维、执中守正的价值取向,对当今针灸学科发展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承淡安亲传弟子、92岁高龄的著名针灸学家杨兆民表示,承淡安先生毕生献身于针灸复兴和中医药教育事业,他安于清贫、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后人敬仰,他对中医药教育事业的贡献和留下的宝贵学术财富,将永远激励后人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建斌表示,要努力传承弘扬好承淡安先生的奉献精神、学术和教育思想,为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建设做出贡献。

大会开始前,为纪念承淡安在现代针灸学科和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位于仙林校区修葺一新的淡安广场举行了承淡安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承淡安先生亲属代表梅家真,共同为铜像揭幕。

当天下午,大会举行了针灸国际学术论坛、中医国际学术论坛、中药国际学术论坛。大会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还将召开承淡安教育思想暨针灸学术思想座谈会,邀请海内外澄江针灸学派传人、中医药教育研究专家,研讨凝炼承淡安教育思想和学术思想,以期共同推进中医药教育事业和针灸学术传承创新发展。

交汇点记者 蒋廷玉 通讯员 刘丹青

首发:

交汇点,2019年10月15日

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cyHpdOpMfkKTOTD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