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积极推进思政课实践育人阵地建设

发布时间:2019-06-19 通讯员: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网站)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323

北京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实践育人,通过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效率落实,着力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格局和长效机制,提升思政课质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高站位谋划,构筑“实践育人”大格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实施方案、关于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的通知等,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设3学分,进一步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时代价值,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以“走基层感悟复兴·献青春圆梦中国”“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寻访中国精神”等为主题组织实践活动,将时代背景、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兴趣、专业特色、职业规划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增进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的使命自觉。构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相衔接的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情景剧、微电影、辩论赛、社会调研成果展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化学习效果,让思政课“大道理”有效解决学生成长的“小问题”。

高质量推进,打造“五位一体”全链条。以课堂教学体系强化专业性,坚持“集中授课10学时、团队实践14天”教学模式,开设“社会实践概论与选题”“社会实践方法与技能”等课程,编写出版《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为学生开展实践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锦囊妙计”,确保实践教学有案可循、有例可依。以过程管控体系强化安全性,采取项目化组团模式,要求学生团队依托实践项目进行申报,邀请1名相关领域教师把关指导,构筑安全教育、签订承诺书、购买短期意外保险、邮寄家长一封信、指导教师实时指导等“安全防线”。以全程信息化体系强化精准性,开发集“社会实践课程网”“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社会实践微足迹记录系统”于一体的信息化指导平台,实现全员覆盖、常态运行。以成绩评价体系强化科学性,采取量化评分与综合评比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方式,授课成绩占15%,实践成绩占85%,并计入学生成绩单。以成果转化体系强化实效性,选拔立意深、视角新、特色强的团队进行重点指导,促进实践教学成果多元化、专门化、深度化涌现,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再思考、再运用,使实践教学由“用手用脚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入脑入心的系统认识”。

高效率落实,建立“众筹众创”新机制。面向专家学者、社会导师和在校师生征集实践选题,围绕社会热点确立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实践教学主题和多项实践选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青年服务国家”“中国精神与中国梦学习宣讲”“聚焦农村精准扶贫”“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等实践行动。邀请校外单位参与指导学生实践,为学生提供专业教师和优质资源,共同培育精品项目,促使实践有指导、有保障、有成效。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办“微直播”“微足迹”“微话题”等实践教学线上交流平台,实践团队可以随时随地将实践的新鲜故事和生动画面进行线上分享和互动,营造浓厚的实践教学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