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报】老中医推荐“家庭经方五首” 花小钱治大病

发布时间:2016-10-18 通讯员: ()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315

“有些中药方,一服能开到30余种中药材,其实,中药方并不是药材越多越好,并且价格也上去了。”昨天,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成立大会上,该院院长、南中医博士生导师黄煌教授介绍,一服好方子只需两三味药即可,安全且有效,这就是“经方”,近十几年来,经方在中医临床使用比例下降,制约了中医学发展,也让老百姓看病成本增加,“为此,我们成立了国际经方学院。”

经方成本低,适用于家庭

黄煌解释道,在中医学中有一个词叫做“经方”,它是经典方的略称,是汉代以前的中药方剂,主要指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收载的200多个配方。

“经方适宜向家庭普及,善用经方可起到‘花小钱治大病’的效果。”黄煌说,由于经方药味精炼,常常三五味药、七八味药即可成方,而且所用之药多为临床常用药,少冷僻药,且药源充足,价格相对低廉,假冒伪劣之品较少。

此外,经方经过数千年大样本的临床实践,有着极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小柴胡汤,它可治疗流感、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功能性胃肠病;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猪苓汤,治疗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温经汤,治疗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等;薯蓣丸,治疗肿瘤放化疗后体质调理……

据悉,国际经方学院成立后将会让经方进入社区、进入家庭,另外,推广经方可以迅速培养基层所需的实用中医医务人员,使他们较快的掌握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经方诊疗技术,解决基层中医人才短缺的问题。

老中医向您推荐“经方五首”

1.桂枝汤

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红枣10枚。以水12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450毫升,分3次温服。药后喝一碗热稀粥,并注意避风保暖。御寒健胃、增强体质、恢复体力。适用人群:体质虚弱,消瘦、食欲不振、自汗、恶风等。各种大病后,如肿瘤、手术化疗以后、出血、严寒、饥饿、产后等。

桂枝汤加上饴糖,就变成了小建中汤,适合孩子面黄肌瘦,没有胃口,挑食严重,且大便干结不畅者。

2.当归生姜羊肉汤

羊肉一斤,当归10克,生姜半斤。羊肉洗净,剁成小块,砂锅中放入足量的清水,放入羊肉后大火烧开后撇掉浮沫,放入当归及葱姜料酒,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煨,肉烂后加入食盐等调料,喝汤吃肉。温胃祛寒,养血活血。适用人群:对于体瘦肤枯、面色黄暗憔悴,毛发稀疏易脱落折断,大便干结、痛经闭经的女性尤为适合。

3.甘麦大枣汤

生甘草5片,大枣15枚,小麦一把。先煮甘草20-30分钟,放入小麦、大枣,中小火慢慢熬30分钟左右。疏肝解郁,安神助眠。适用人群:对于体瘦、焦虑、忧郁而失眠、头痛、胸闷的女性尤为适合。

4.五苓茶

肉桂、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用法:(1)煎汤代茶:将上方加水300毫升煎煮,去渣后当茶水饮用。(2)将上方帖配方请中药房加工成袋泡剂,沸水直接冲泡饮用。化气利水,健脾祛湿。适用人群:对于体胖肉松软、经常口渴、大便容易稀溏、舌苔白润而有齿痕,体检有脂肪肝、痛风的中年男子尤为适宜。

5.当归芍药散

当归1份、白芍4份、川芎2份、泽泻2份、白术1份、茯苓1份。按以上比例粉碎,每次3-5克,每天1-2次,用酒或米汤、酸奶调服。功效:养血调经、美白祛斑。适用人群:中年女性为多,面色黄,或有眼袋,或有黄褐斑,缺乏光泽;体型中等或偏瘦或偏胖;皮肤干燥;经常容易腹痛,大便不成形或便秘;常痛经、月经量少、周期紊乱;容易头痛、头晕等。

通讯员 刘丹青  本报记者 傅静怡

首发:

东方卫报(2016年10月17日A4版):

http://dfwb.njnews.cn/html/2016-10/17/content_19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