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发布时间:2015-11-05 通讯员: ()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130

浙江大学坚持顶层设计、注重精细管理、传播安全文化,不断夯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基础,并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三个体系”。一是健全校园安全稳定日常工作体系。成立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着力抓,相关部门齐力抓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格局。二是健全校园安全稳定应急体系。出台系列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各类专项预案,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促进资源整合、人员保障、信息畅通、响应高效。三是健全校园安全稳定责任体系。每年与各二级单位签订《深化“平安校园”建设责任书》,制订《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

注重精细管理,创新“四项举措”。一是强化源头防控抓落实。坚持实施学期初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和思想动态调研制度,实行重点矛盾纠纷领导包案制、重大事项提前公开风险评估,牢牢把握预防化解矛盾的主动权。二是畅通诉求渠道促和谐。建立健全网络“书记信箱”、“校长信箱”和二级单位“部门信箱”、“院长信箱”,定期开展“书记有约”、“校长有约”活动,坚持每月“校领导接待日”。三是创新信息手段提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集预警研判、接警处置、留档追溯“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管理服务平台,以“大数据”提升平安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四是加强内外联动促合力。与地方密切保持沟通联系,派出所入驻校园,民警校园驻点值守,创新警校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开展校园安全工作。

传播安全文化,倡导“五个结合”。一是倡导与新生始业教育相结合。举行安全教育专题报告,发放《安全知识读本》,组织新生安全教育考试、心理测评和综合逃生演练,增强新生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倡导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开设涉及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安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三是倡导与文明校园创建相结合。每年举办“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动,普及法治、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实验室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等安全知识。四是倡导与安全队伍建设相结合。除发挥安全保卫主力军作用外,还注重编织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安全保卫信息员队伍和相关学生社团为主体的校园安全稳定信息网,整合校内消防、治安保卫、实验室安全等专业人员力量,开展专题培训、指导专项检查,提升校园安全预警能力。五是倡导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利用橱窗、广播、电视、校报等传统媒体加强安全宣传,运用网站、微博、QQ群、“校讯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安全预警、安全常识,建立“平安浙大”微信,确保校园安全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