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媒体

【健康报】弦歌同行六十载 滋兰树蕙万里春


特约通讯员  曹  凯  刘丹青  本报记者  程守勤

2014年10月15日,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下称南中医)建校6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的到来,也意味着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甲子的春秋,迎来了自己的六十华诞。60年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在古都金陵朱雀桥畔邀贵井诞生,标志着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起点。而南京中医药大学的60年,正是与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同行的60年。弦歌相伴,风雨同路。南中医一路走来的每一个步子都对应甚至引领着中医药发展的脉搏,坚定沉稳、铿锵有力。

从无到有:无数“第一”铸就“摇篮”美誉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提高中医、发展中医”的号召,大江南北一批饱学名医怀着光大中医药事业的赤子之心汇聚南京,坚定不移地贯彻了“培养中医、提高中医”的办学使命,开启了中医药传统师承教育向现代院校教育转换的伟大征程。

创校之初,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具备高等教育经验的师资,甚至没有一本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教材。缺少师资,南中医就自创“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交替教学法”。这与现代高等教育积极倡导的鼓励师生互动的“案例教学法”不谋而合。没有教材,南中医就发动师生自己动手编。从1955年底到1958年的短短三年间,南中医总计编写中医药教材28种计740万字,尤其是《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和《针灸学》,发行量之大、影响之广、赞誉之高,被出版界和教育界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条在今天广为人知的中医学基本特征正是在《中医学概论》中被首次归纳表述的。

到了50年代后期,各地相继开办中医院校,却纷纷苦于缺少师资,原卫生部就从南中医抽调支援,并委托南中医开班培训。这让当时的南中医陷入了“教学用房少、一线教师少、实习基地少;学员多、班次多、学制多”的窘境。面对困境,南中医再一次创造性地采用了“巡回教学”模式,鼓励师生走出校门、开门办学、就地实习,白天看诊、采药,晚上听老师授课。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培养了大批临床医疗人才,也为普及推广中医起到了推动作用。据统计,上世纪50至60年代间,南中医培训的学员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人数达1436名,他们大多成为当地中医事业的奠基力量。

第一批师资、第一套教材、第一套教学大纲、第一份教学计划、最早的学部委员、最早的留学生……新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这许多引人注目的“第一”,伴随着“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摇篮”的美誉,都永远记在了南中医名下。可以说,从诞生的那天起,南京中医药大学就与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稽古振今:矢志杏林绘成郁郁芳菲

无数个“第一”是荣誉,更是重任,南中医人并没有沉浸在“摇篮”的金字招牌下,而是始终秉持“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历史传统,矢志不渝,守得一方杏林春暖。

老一辈南中医人青春作赋、皓首穷经。遵循“条条追根、字字落实”的原则阅遍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又在十年“文革”浩劫中艰难地保存成果,南中医人历经19年终成《中药大辞典》。该书累计发行一百余万册,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首届中国辞书一等奖,这是我国辞书、工具书的最高奖。集古今医方之大成的《中医方剂大辞典》编撰历时12年,收载了中医有史以来散在于各类著作中的方剂条目96592首,填补了自《普济方》以来对方剂全面整理研究的历史空白,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国庆50周年献礼的《中华本草》编撰历时17年,南中医作为总负责单位举全国之力完成了这一皇皇巨著,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李鹏同志誉为“当代的《本草纲目》”。三部划时代的鸿篇巨著,在南中医的发展史上乃至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史上永远留下了“盛世修典”的无上荣光。

新一代南中医人稽古振今、筑梦杏林。从邀贵井到仙林,新校区的开辟揭开了南中医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变革大学制度,融入经济社会开放办学;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省局共建”,打造中医药发展政策研究的“智囊”;开创并完善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研究发展中医药的学科布局;构建“一个中心、四大板块”的科技平台布局,推进政产学研联合,大幅提升社会贡献率;创办“中医孔子学院”,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承、传播的使者。新时期的南中医人步履坚定,走出了一条改革、发展、稳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秉承“仁德、仁术、仁人”的理念,南中医六十年来培养出了5位中科院学部委员和工程院院士、12位国医大师、2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一大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以及数以万计中医药人才成为中医医院和中药企业的中坚力量;既有被西方誉为“欧洲中医之父”的马万里、曾任苏里南共和国总统的陈亚仙,也有一手促成澳洲中医立法的“中华之光”林子强;有9旬老者张谷才扎根农村20年,成为“最美乡村医生”,也有参与西部计划的青年学子陈晓明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自愿一辈子驻守大山深处教书育人;有第一时间奔赴唐山、汶川抗震救灾前线的志愿服务小分队,也有活跃在青奥会、亚青会上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小青柠”……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永远都有南中医人义无反顾的身影。

一步一脚印。60年来,正如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点滴成就都离不开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撑与贡献,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缩影,这部发展史的每一页都注入了几代南中医人的筚路蓝缕。

勇立潮头:扬帆远航再谱杏苑华章

建校60年来,南中医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是几代南中医人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的结果;直到今天,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仍然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果说,1954年是南中医缔造辉煌的“甲午创业”;那么六十载甲子轮回,站在新的历史舞台上,一向勇立潮头的南中医人再度奏响了高歌猛进的号角,开启了“甲午改革”的新航程。“下一个60年,我们要聚精、聚神、聚力,攻坚克难,深化改革。一方面我们要做‘顶天’的学术研究,阐述中医药博大精神的科学道理;另一方面也要‘立地’,追求对国家、对社会需求的贡献度。一句话,我们要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如是说。

确实,经过60年的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渐渐显现出某些不足。特别是随着大学生低龄化、社会对医药人才要求的提高、医学模式的变化、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亟须改革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模式及类型。面对时代的问卷,新一代南中医人以“两大战略”、“四个坚持”和“六个一流”从容应答。

“两大战略”即“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四个坚持”即坚持中医药特色,坚持做好标杆,坚持面向社会,坚持走向国际化。“坚持中医药特色”,就是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坚守中医思维,不能培养出中医的“异类”;“坚持做好标杆”,就是学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服务,还要为行业产出标志性的成果,为未来解决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疑难病症的防治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坚持面向社会”,就是要面向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面向大健康时代的需求,坚持开门办学,根据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各类中医药相关人才。“坚持走向国际化”,就是要走向世界,带头走国际化的道路,让世界人民享受中医药的好处,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最终,则是要实现“六个一流”,即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一流的管理服务制度和一流的大学文化。

正如校党委书记陈涤平所说:“南中医人将坚定不移地依托和彰显中医药学科特色优势,着力构建‘大健康时代’的教育思想和一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体系及办学模式,不断探索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吸收兼容现代生命科学发展成就的、适应人民健康需求的中国医药学新领域,以新理念、新思维引领学校事业跨越式发展。”

甲子征程薪火传继,六秩砥砺春华秋实。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南京中医药大学必将为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为中医药事业谱写出更加华美的篇章!


首发:

健康报(2014年10月13日4版):

http://118.144.77.21/jkb/html/2014-10/13/content_189913.htm



发布时间: 2014-10-14  | 通讯员: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153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