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

药学院志愿者开展“讲授种植之法,传播中药之光”中药文化进小学小能人课堂第二讲

发布时间:2014-04-10 通讯员: (药学院学生会新闻部 孙小雪)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139

 

继首次中药文化进小学——小能人课堂的成功讲授后,48日中午,来自药学院2011级中药班的三位志愿者又一次来到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在五老村小学老师的协助下给35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们进行“中药丹参的分根繁殖”授课。

 

上课前,两位助教陆颖和李益群给同学们分发了叶根完整的丹参,让他们先从外观形态上熟悉这“新鲜事物”。小朋友们一边不停研究着丹参,一边跟小伙伴分享对它的感知与好奇,与此同时,主讲人夏正峰打开精心准备的幻灯片,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丹参的形态特点及功效,他从丹参的名字入手,把“丹”和“参”两个字拆开解释,前者是描述这味中药砖红的颜色,而后者则是反映了它人参似的外形。丹参是根部入药煎汤服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他建议如果家里有爷爷奶奶睡眠不好,可以用丹参泡茶,效果非常棒,这一下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默默地记下准备回家为祖父母尽孝心。

 

理论讲授结束,三位志愿者带领小学生们来到室外进行丹参的种植培育。大家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有序地分组排队,认真听夏老师的动手讲解。从装土、选根、修根、盖土到浇水,小同学们在认真观看了操作演示后,兴高采烈地拿起自己的小花盆和丹参有模有样地种植起来。陆颖帮着大家装土,李益群则给大家细心地修剪根株,小朋友们一声声的“老师”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活力及他们对中药的浓厚兴趣。四十分钟的授课就在大家寓教于乐的愉悦气氛中结束,同学们欣喜地捧着自己种植的中药盆栽,踩着铃声回到教室,把它们放在显眼的地方以便日后的观察和记录。

今年是药学院与“扬子小能人”栏目组合作的第三个年头,从之前的单纯感知到如今的动手实践,一批又一批小学生们感受到中药的独特魅力和悠久的中药文化。同时,学院的志愿者们通过授课展示也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