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民健康  共建和谐社会—— 农民健康百村工程走进赣榆

发布时间:2010-07-28 通讯员: (基础医学院 国教院 团委)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1812

 

2010711716,“农民健康百村工程——走进赣榆”活动在连云港赣榆县沙河镇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红十字会、《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江苏省《风流一代》杂志社、赣榆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

 

本次走进赣榆活动由基础医学院具体主办,服务团由陈涤平、顾武军、唐德才、王兴华、钱士明、谷云飞、李殿宁、张工彧、吴云川、李开平等十位专教授以及来自大陆和台湾的44名研究生、本科生志愿者组成。在连云港赣榆县沙河镇卫生院以及21个行政村开展了大型专家义诊、冬病夏治、刮痧、小针刀、传统功法推广、药茶药粥体验、中药灯谜会、送医疗健康下乡、田间讲堂等一系列活动。并且为当地九名困群众实施了全额免费的肛肠手术。

715上午9:30,“农民健康百村工程”走进赣榆启动仪式在连云港赣榆县沙河镇卫生院隆重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陈涤平、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张立民、《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沈建华、共青团连云港市委书记任瑜、中共赣榆县常委、宣传部长孙海、赣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孙玉等省市领导参加了仪式。在启动仪式上,中共赣榆县常委、宣传部长孙海同志致欢迎辞。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张立民,校党委副书记陈涤平教授也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陈书记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校学生、以及广大苏北农民群众在其中真正受益。最后,赣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孙玉同志向“农民健康百村工程”服务团团长唐德才教授赠送了锦旗。

本次走进赣榆活动累计服务农民群众近3500人次,其中针灸推拿近360人次,专家义诊服务近400人次,量血压1200人次,发放宣传册800人次,冬病夏治60人次,刮痧50人次,药茶药粥620人次。

 

 

秉承着“关爱农民健康,共建和谐社会”的宗旨,服务团的专家、以及海峡两岸的志愿者们在酷暑中为百姓送去了切实的服务,真正做到了利民惠民。在义诊中受益的并非仅仅是患者,志愿者们在付出中也收获了百姓的赞许和肯定,在实践中获得了成长。“农民健康百村工程”走进赣榆落下了帷幕,但百村工程不会停止前行,百村志愿精神必将代代相传。

 

花絮一:可敬可爱的台湾志愿者

现场场虽然人员众多,但井然有序,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志愿者不怕吃苦、热心为百姓做好服务。尤其四位台湾学生,在义诊中任劳任怨,让很多大陆学生备受鼓舞。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血脉亲情,大爱无疆,爱越海峡。

花絮二:父子志愿者

志愿者中还出现了一对感人的父子——研究生朱崇瑞及其十一岁的儿子朱孔席,朱大哥在省中医院临床实习,之前多次百村志愿活动他都参加了,这次为了参加义诊,他特地向医院三层领导请了假。他儿子也全程参与活动,尤为感动的是,义诊早上七点,在志愿者工作都还未开始工作时他们就在门口向提前排队的村民发起了宣传单,这样的情景让志愿者备受感动。

花絮三:朱奶奶

掘河村一位姓朱奶奶腰腿疼痛多年,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入伍不久后就去世了,小儿子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身体只能蹲着,生活都靠老伴做苦力支撑,但老伴心脏、腰腿等也患有严重疾病。专家义诊当天,朱奶奶一家全体赶来。之后朱奶奶感动的说:“谢谢你们哪,你们都是好人”,这也是很多百姓共同的心声,朴素真挚的话语是对我们最高的评价。

花絮四:蹲着的老大爷

中医药知识宣传区前,药粥药茶为酷暑中排队的病人带来了清凉。一位81岁高龄的老奶奶在志愿者的搀扶下来品尝药粥。为了不影响志愿者工作,她竟然偷偷蹲在人群后面。“我是第二次来啦,每次都要麻烦你们。我蹲着挺好,你们忙吧,孩子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在场志愿者的心都颤动了。感动,此刻已经简单到一个瘦小的蹲着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