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为药用植物在校园“安新家”

南京中医药大学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招

发布时间:2025-08-11 通讯员: (杏雨网)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10

在新时代“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载体,正被赋予贯通专业实践与价值塑造的深刻内涵。南京中医药大学将劳动教育视为锤炼学生品格、深植家国情怀的“活态课堂”,通过重构“药苑搬迁—素山垦植—科普创新”的育人生态链,引导学生体悟“草木关情”的中医仁心,让“三全育人”理念在中医药沃土上结出的鲜活硕果。

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原本在校园的西北方有一大片的格桑花海,成为美丽校园的独特风景,紧邻花海就是药用植物园,依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等工作引种了近千种药用植物,青蒿、艾叶、喜树、秤锤树、甜叶菊、穿心莲等,它们精神抖擞,昂扬向上,充满活力。

格桑花海,是师生与民众休闲放松的佳处,药用植物园则是师生专业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场所。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需求,那片土地上开始规划建设科研综合大楼。花海消失了,药用植物园也搬迁了。

为了使药用植物有个新家,学校后勤基建处开始整治素山,按五行和人体经络的理念在道路沿途和景观节点打造药用植物的生长空间。用山石堆砌药田,用汀步延伸空间,用小栅栏围合装饰,再清理环境、清除入侵物种、土壤等。这样置留出来的土地空间可以充分安排那些药用植物,使它们有了“新家”。在学校老师邹立思的精心设计和管理下,各种药用植物都被妥善安置在“新家”素山上。

学校学工处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全校学生中招募药用植物园的种植养护队伍,学生们热情高涨,群情激昂,纷纷自觉组合队伍,自愿加入专事药苑的劳动大军。在邹立思老师手把手实操指导下,学生们参与了选种、种植、养护各环节,在素山上,不时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药苑辛勤奔忙着,他们除草、浇水、施肥、挂牌,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辛劳的汗水滴落在大地上、泥土里,那些生机勃发的药用植物就是对他们真诚付出的最好回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教书育人的科学教育理念,真正围绕人来做具体扎实的工作,切实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思想。“一切为着学生,为着一切学生,为着学生一切”。劳动教育是一个生动实践,也是这种育人思想的具体体现。坚持把劳动教育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在劳动中巩固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在劳动中运用专业知识。真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融通、相叠加,劳动教育有妙方,育人培才创新招。

为了更好地普及中药知识,邹立思老师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团队,进行本草科普视频拍摄工作,力图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大众进行中药知识的科普,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画面,有趣的表达方式介绍每味中药,从文化到植物形态,从中药释名到功能用途,全方位宣传中药知识。

由于视频内容新颖、专业,为受众喜闻乐见,所拍摄的中药科普视频获邀上传至学习强国平台,并多次获奖。

传统中药学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类身心健康,造福人类康宁长寿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徐建云 刘云龙 钱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50811日第7版
https://image.cntcm.com.cn/www/news.html?aid=2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