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治研究联盟2025年学术年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09 通讯员: (杏雨网) 责任编辑:程慧娟浏览次数:10

75日,中医药法治研究联盟2025年学术年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8周年,大会汇聚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海外专家学者,围绕完善中医药法治体系,助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共商完善中医药法治体系建设新路径。

大会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修订完善核心议题深入研讨。对于推动修法工作,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医药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田侃提出两方面重点需关注,一是修法需立足专业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突出诉求,通过充分调研、深化研究夯实问题基础,使修法更加务实有效;二是聚焦中医药专业传承创新的特殊性、人才培养现状、就业衔接等的现实状况,扎实基础调研,力争法律修订的成效。

与会专家呼吁加快推进《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立法进程,将其作为传承中医药的重要保障。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医药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宋晓亭指出,中医药兼具医疗、文化、科技、产业等多重价值,需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强化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有效保护。尤其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再创新更加便捷,更需加强对创新及创新源泉的保护。田侃补充建议,可设立丸散膏丹保护名录,立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实际,精准把握现实需求与传承创新的平衡,推进与其他相关法律的配套协调。此外,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瑞锋强调,需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的保护机制,凝聚院校、医院、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力量。

针对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与执业管理、中医药文化传播等议题,专家们各抒己见。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赵西巨认为,应优化确有专长人员选拔机制,以价值为导向确保其诊疗方法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并通过规范培训考核,打造一支术有专攻、既懂执业准则又通医学人文的医师队伍。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老龄文明智库研究员喻小勇认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完善确有专长人员执业、就业的相关政策或规定,因地施策,充分发挥自身专长,造福民众。在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李瑞锋呼吁建立科普人才培养与“把关人”制度,提升中医专家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学会作用,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与鉴别能力。喻小勇建议,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方式借势融合,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本次会议由中医药法治研究联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记者董俊彤)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579日第2

https://paper.cntcm.com.cn/bz/html/content.html?date=2025-07-09&pageIndex=2&pageId=df7577bf-6ac1-4cc8-9b89-a010b242d0f3&cid=1&articleId=fb431cc0-17ad-4f81-86e3-12cd0486d67c&articleIndex=4&siteId=10&siteName=zgzy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