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由南京大学主办、我校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咨询委员会专项项目“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研究范式转型:机遇与挑战”启动会在南京召开。校长程海波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高瑞平,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郑海荣院士,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与政策局发展战略处处长孟庆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南京大学顾宁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张兆田,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我校副校长胡孔法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高瑞平系统回顾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及基金委咨询委专项的发展背景,强调“AI for Everything”理念对中医药新范式构建的指导意义;程海波强调了中医药信息理论构建的重要性,提出要深度融合“古老智慧”与“现代化技术”,推动中医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郑海荣指出,该项目立足国家战略前沿,紧扣人工智能与中医药交叉融合的重大科学问题,凸显出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显著的实践价值。
高瑞平秘书长讲话
程海波校长致辞
郑海荣院士致辞
项目负责人顾宁院士对项目进行了全面介绍;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韩鸿宾教授围绕“AI与传统中医研究范式转型”作详细阐述;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北京工业大学卓力教授探讨了中医药大模型研究的进展与挑战;项目研究骨干、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作建教授以《中医药人工智能专业教育》为题作专题分享。
顾宁院士作总体介绍
韩鸿宾教授作介绍
卓力教授作介绍
周作建教授作专题分享
在专家指导与讨论环节,刘良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建新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韩东研究员、山东中医药大学曾以德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韦齐教授和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项目内容进行交流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依托信息化和智能化路径,通过科学化的表达来提升其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要以中医药现代化为战略契机,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医学的深度融合。
刘良院士点评
朱岷在总结讲话时指出,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信息化建设,应从“非中医”的视角出发,探索如何为传统中医药赋能增效。她强调,中医与西医的协同发展应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融合创新,推动中医药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朱岷讲话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研究范式转型”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将全面推进中医经典研究、智能诊疗辅助系统、中药研发等领域科学研究,为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