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一周年即将来临之际,4月15日,校党委书记乔学斌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就推进我校思政课建设进行专题调研。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安宝汇报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老中青教师代表周中明、孙会、倪沁分别交流发言。乔学斌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和发言后指出,一年来,我校思政课建设呈现出“三好”特点,即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创新,体现精神风貌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目标明确、课程建设有力,展示发展态势好;各职能部门共同关心、支持、推动思政课建设,营造建设氛围好。
乔学斌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
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推动我校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乔学斌提出三点要求。一要重温讲话精神,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提高建设好思政课的行动自觉。全校上下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2024年5月11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关键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强化主体意识,切实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全校上下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加强思政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对标“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要求,重视和支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以刚性约束守护师德底线,“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二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思政课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学生“抬头率”、互动性、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必须着力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深入学生、开展学情分析,坚决贯彻“八个相统一”,不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改进创新教学方法;要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打造更多的思政“金课”,让学生“愿听、想听、爱听”。三要突出齐抓共管,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支持思政课建设的良好氛围。思政课建设不是思政课教师的“单打独斗”,要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建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统谋划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路径;学生工作部门及学院要加强学风建设,经常深入课堂,推动学风持续向好;教务部门要积极举办和参与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赛事,开设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人力资源部门要在思政教师职称评审、教育培训方面深化改革;科技部门要为思政课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积极开辟新赛道。真正形成全校关心支持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氛围。培养造就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校党委副书记程革就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刘晓介绍我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研制情况。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倪昊翔,党办、学工处、教务处、科技处、人资处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教研室负责人、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
会前,乔学斌以“四不两直”方式听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教学,并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