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弘扬国粹文化,走好医药育人路

发布时间:2024-06-28 通讯员:程慧娟 责任编辑:程慧娟浏览次数:15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曹凯(前排右二)带领师生在茂花村实地采药并进行调查研究

药启童心”项目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医药文化传承品牌工程,致力于向青少年推广中医药文化知识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里的“莫奈花园”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南京中医药大学被誉为“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是该校最璀璨的一颗夜明珠,在中药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实践,为中药高等教育体系和模式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全国中药学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历经一代代中药学人的砥砺耕耘,如今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在中医药的传承中上下求索,走出一条守正创新的发展道路。

产教融合 让中医药文化焕新机

5月16日,宜兴太华镇茂花村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纪念活动,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茂花村采药基地设立50周年之际,双方就深化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项目签约,实现学科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太华丰富的生态资源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强劲的科研实力有机融合,迸发出科研教育赋能地方发展的强大动力。”太华镇负责人说。近年来,太华镇在药学院的助力下发力生命健康新赛道,着力打造富硒康养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射阳县洋马镇土地盐碱化严重,虽多年来一直坚持发展菊花特色产业,但面临着品牌影响力弱、利润低下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数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团队发现,洋马镇的菊花由于盐碱环境胁迫,反而提升了有机酸和黄酮等功效成份的含量。这一研究成果直接转化应用于盐城15万亩菊花基地建设,直接服务于射阳县“中国菊花特优区”创建,打造菊花“三产融合”特色经济小镇,近两年新增产值3.36亿元。

江苏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金廒表示:“在中药领域,我们还要继续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之路,构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原有经济体系中继续拓展,进一步挖掘潜能,延伸产业链,为我省乃至全国的中药资源开拓工作贡献力量。”

党建引领 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有这样一个研究生党支部,他们致力于让中药材废弃物“变废为宝”。同时,他们对道地中药材开展基础研究,并努力让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促进药农增产增收。

支部党员协助党支部导师团,在江苏射阳等地开展对地方特色品种药材菊、栝楼、丹参等的选育、种养、加工的技术咨询与指导,进行资源价值发现与循环利用产品开发研究,研制形成功能食品、日化保健用品、功能性饲料及添加剂三大系列的多品类资源性产品。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段金廒领衔的中药资源学教师团队,几十年奔波于贫困地区药材种植生产一线的段金廒深知,扶持农户科学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全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段金廒带领团队成员跑遍全国各地药材生产基地,大力推动东西部科技合作,积极推广提质增效、循环利用中药资源发展新策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富民产业培育及循环经济发展的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以技术成果指导农民中药材生产。

团队长期致力于甘肃定西、宁夏六盘山区、陕西延安等10余省20多个地区的特色药材产业发展,先后承担技术服务项目40余项,服务企业30余家,带动贫困户种植中药材40余万亩,助力2.5万农户脱贫,实现产值超10亿元。

搭建平台 助学子实现“科创梦”

今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个三创学院分院在药学院成立,围绕“创意、创新、创业”,药学院学子在学科竞赛、科研写作、技能培训、赛事分享等方面得到了系统全面的指导。让每个药学院学子心中都有个“科创梦”,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药学院正在用行动实现着这个目标。

药学院有一片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国内率先探索的中药学九年制本博贯通培养,即屠呦呦班和新中药学院班。学院为九年制学生成立了橘泉书院,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导入大量科创资源,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合作,对学生进行校内外双导师指导。

在药学院,科技创新是一个可以“讲述”的梦,也是一个必能实现的梦。一场场讲座、座谈、交流研讨,以及来自学院各方面的鼎力支持和保障,让同学们距离实现这个梦想越来越近;通过一次次“讲述”,越来越多的药院学子在科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校要自觉承担起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自身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紧密对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药学院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主体学院,应该把办好高质量大学教育和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动起来,形成‘乘数效应’,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药学院党委书记曹凯说。

通讯员 李海博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钱海盈

来源:新华日报 2024年6月28日 第0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