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朱良春:中医本有佛心禅意

发布时间:2014-03-20 通讯员: (杏雨网)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0

岁月没有在朱良春脸上留下痕迹。5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么神采奕奕,那么健谈,甚至连他的字迹都还那么有力。只是近年来因腰伤体力略减,才放慢了生活的节奏。


“中医已融入我的生命”

“每天不做点与中医有关的事,就像缺少点什么。过去如此,近年更是如此。中医已融入我的血液和生命!”已97岁高龄的朱良春笑着告诉记者。

“父亲被评为国医大师时,坚持每周3次上门诊,直至近年腰伤他才将重心转移到学术经验的整理和传承上,但仍很忙碌:整理文稿、讲课、写信、题词、答疑、会见来访的宾朋,占据了大量时间。”女儿朱建华说。

2013年4月,在“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暨临床经验学习班”上,朱良春亲自主讲,并进行长达1小时的释疑解惑。同年5月,在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网络推广会上,他向全国数百家中医院专家讲解了《痹症治疗的三个环节和三大主症》。代表其学术思想的《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危急重症经验集》、《虫类药的应用》等著作也相继出版。

此外,他还时常坐镇家中,指导子女、徒弟遣方用药。大家遇有疑难不决时,随时向他请教。

朱良春的朋友很多,造访者上至政要高官,下至平民百姓,还有书法家、画家等各界名流,更有中医界的挚友和后学。他似乎有一种强大的气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这主要缘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宽容、睿智、善解人意,不以大家自居,以德服人。


“儒道佛兼备取其用”

朱良春不仅医术高明,其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以及长寿之道,也一直为人所称道,5年来记者数次追问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2013年底,他亲书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语录送给记者,给出了答案:

人生之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中医本有佛心禅意,人生更要儒道佛兼备取其用。”这是他近年的体悟。

早年朱良春崇拜的弘一大师曾赐他墨宝:“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大师提倡的佛家仁慈恻隐之心,使其深受教益。他表示:“天道酬勤,天道也酬善,只有大爱无疆,多做善事,才会心胸坦荡,才会有睿智强大的内心,并生出无限的幸福感,也才会有好的回报。而治病救人,正是积善成德的最好体现。”几十年来,他将这种信念融入到每一次出诊、每一次把脉,甚至每一次抬眼凝望病人时慈悲的眼神中。

“儒家要敢于担当拿得起,道家要知足常乐想得开,儒道两家看似矛盾,但还是能兼备求其用。要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做事,以超然出世的态度做人。比如我们对中医用情很深,甚至成了深沉而持久的信仰,那么就能为之不遗余力(儒),就能为之忍受很多(道)。”

如今,怀着佛家的慈悲、儒家的担当、道家的豁达,朱良春仍续写着感人的故事。几年来,他对前来求教的中医学子皆不厌其烦、真诚相授,始终坚守着“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的诺言。

读《中国中医药报》,关注中医药界的大事、喜事,也是他重要的事情。前不久,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到家中看望他,他说道:“国学是中医的根基,只有融入中医教育,才能获得深入中医堂奥之钥匙,不致中断医道之文脉。”

“中医已伴随我近一个世纪!”过去80余年,朱良春践行着对中医的爱;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以后更长久的岁月里,保养好身体,以尽献对生命、对中医的爱,永不停息!


首发: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3月19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