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召开2012年暑期校领导、中层干部学习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2-08-25 通讯员: (宣传部) 责任编辑:浏览次数:26












822日至24日,受昆山市中医院热情邀请,我校在昆山市周庄镇隆重召开暑期校领导、中层干部学习研讨会。大会围绕“人才强校”战略和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两个核心问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研讨,全体校领导和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江苏省委组织部赵永贤副部长、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川教授分别就高校人才工作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条意见》两项内容做了精彩的辅导报告,全体与会人员结合大会主题与两个辅导报告进行了深入的分组讨论并派代表作大会交流发言,校党委陈涤平书记为大会作总结发言。会议由吴勉华校长主持。

赵永贤副部长在报告中向全体与会人员通报了国际、国内、省内和各高校人才开发的基本情况和人才工作的典型做法,并针对我校应当如何做好人才工作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南中医“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赵部长评价我校的人才工作总体水平不错,能够适应同行业的发展水平,人才队伍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但是顶尖、特色人才的比率仍未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尚缺乏全国旗帜性的专业和人才。赵部长对我校未来的人才工作提出了五点希望:一是要在五年内消除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在南中医的盲点;二是要在三至五年内花大力气引进几个在全国中医领域有威望的顶尖人才或人才团队;三是校党委要着力为本校教师队伍能力素质的培养搭建平台、创造机遇、加大投入;四是希望南中医在近几年内在人才工作方面拿出新办法、新举措、新思路,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创造先进经验;五是希望学校调整战略投资结构,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的投入。赵部长最后指出,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集中全校管理干部专门探讨人才工作,这在全国高校中南中医可能是今年第一家,这种积极的态度值得赞扬,也说明新班子抓住了学校事业发展的“要害”。赵部长强调,学习研讨不只是为了研究措施,更重要的是为了下一步能出成果,南中医一定要大力解放思想、营造氛围,在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争取多出“大师”,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周川教授的辅导报告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由来与出路》为题,通过对90年代教育发展战略、缺少准备的“大众化”进程、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和曲折等方面的回顾,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何以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他指出,与数量相比,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是造成质量问题的更重要的原因。周川教授提出了衡量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的五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设施、教育制度和教育产品的质量。据此,他提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质量标准(目标)在实践中混乱,“自律”机制尚未形成而“他律”机制又是花样文章,因而提高高教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自律”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和校内体制。周川教授认为,只有彻底废止 业绩指标,真诚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减少各种人造荣誉和奖项的诱惑,让校园安静下来,让教师从名缰利锁中解脱出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回归高校校园。

 

随后,全体与会代表结合两个辅导报告及“人才强校”战略、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中心内容分四组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探讨。教务处刘跃光处长、基础医学院王明艳副院长、药学院王珏副书记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人事处车玮处长、经贸管理学院申俊龙院长、护理学院徐桂华院长从加强人才培养的角度,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学院具体工作分别作了精彩的大会交流发言。

陈涤平书记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明确梳理了我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他指出,当前全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点和中心工作已经从“十一五”期间的“建大楼、拼数量、拼规模”向“引大师、拼人才、拼质量”转移。进驻仙林新校区后,我校在规模和外延扩张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还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把“人才强校”战略和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跟上新一波加强内涵建设的潮流。陈书记提出,两项核心工作当中,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是先导,办校必谈质量;而“人才强校”战略则是办学的核心、是关键。在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方面,陈书记结合周川教授介绍的教育教学质量五个维度,分析了我校相对薄弱、今后需要下大力气去抓的三项工作:即教育过程、教育制度和教育产品的质量。在人才工作方面,陈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必须统一思想,要调整投资结构,要舍得花代价。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实行“双百计划”,在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上双管齐下,造就一批领军、顶尖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则要着重培养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三宽四有”的干部。最后,陈书记特别强调了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他提出,大学不仅要有大师、有大楼、更要有大爱,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现代化大学,要使每一个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工作、生活的专家、老师、员工、学生都能感受到幸福感、快乐感、安全感和成就感,这才是我们“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建设目标的根本之所在。陈书记表示,前58年我校的先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严谨治学,使我校成为了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摇篮,我们现在更要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更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使南中医在未来60年内再创辉煌,成为高等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和大师、大家、大才的摇篮!

吴勉华校长在会议最后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树立新的人才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吴校长提出,会后全体党政领导干部要认真思索,人才要怎么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最后还要能“出成果”。吴校长认为,要切实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我们必须正确研判形势,把握教育规律,把好的教育理念和传统切实转变为推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狠抓质量内涵,抓落实、求实效,把学校事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本次学习研讨会是学校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上任后的首次干部集中学习,通过会议,学校全体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明确了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深刻理解了人才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一次学习、提高的会议,也是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会议,更是一次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促进思考、推动创新、催人奋进的会议,同时,也是一次增进了解、增进团结、增进交流的会议,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必将对我校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